•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俊發92億包攬11宗地創全國新高 全國化布局緩慢省外僅四項目在售

            2019-08-01 12:42:10     來源:中國經濟網

              “昆明一哥”俊發集團“蛇吞象”拿下全國總價地王引起市場的關注。

              7月26日,俊發以總價92億元包攬昆明新螺螄灣片區11宗地,新總價地塊誕生。如若加上公建配套,實際拿地價格將高達126億元。 7月15日,中海以79.4億元斬獲北京豐臺區造甲村地塊,是2019年最貴地塊。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其2013年提出的“”五年達千億的目標并未實現,2018年全年僅達到了目標的一半。此外,作為一家區域性企業,近年全國化布局進程加快,但在云南以外的城市拓展并不樂觀,省外僅四個項目在售。

              一位業內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分析稱,俊發集團92億包攬11宗地,創全國總價地塊價格新高說明其資金面較好。全國化布局緩慢,造成兩個問題。第一、對外拓展和投資的力度不夠,或者說經驗是不足的,造成了外部很多投資機會的喪失。第二、對內投資也面臨很多競爭性的壓力,尤其是本地部分房企也在崛起,面臨外地房企的競爭。類似市場占有率的不足,從側面也說明了一點,即未來此類企業需要反思當前的投資策略。

              千億目標難達標

              俊發集團創立于1998年,經過18年發展,成為總資產超500億元的全國性綜合集團公司。目前主營業務包括房地產開發、建筑工程、道路橋梁施工、物業服務,商業和酒店運營、汽車銷售等。

              俊發集團公開披露的戰略規劃顯示,集團從2011-2015年的5年計劃,年復合增長率76%的比例計算,俊發在2014年將實現330億,2015年完成500億元。而在2015年以后,按照每年不低于30%的復合增長率計算,在2016年年度銷售額將達到650億元,2017年達到845億元,2018年將突破1040億。

              不過,區域性企業想要擴張規模,實現千億目標并不容易。

              從俊發過去幾年實際運營情況來看,基本都沒有完成相關的業績。不僅僅沒有完成,甚至連計劃的一般都沒有能完成。以2017年為例,按照過去的戰略計劃,2017年應該完成845億元,實際完成了381億元。

              2018年全年也難以實現這千億之夢,僅達到了目標的一半。根據2018年年底克而瑞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排行榜,俊發地產2018全年銷售額達550.3億元,位列第49位。

              事實上,外來房企爭相進入給俊發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進入昆明品牌房企已有50多家,全國十強房企均已布局昆明,其余房企也多為百強企業或區域龍頭。在克而瑞公布的2018年昆明房地產企業銷售TOO10榜單中,從銷售金額來看,俊發、萬科、融創前三甲的成交金額分別為194.76億、120.69億、105.49億,較比2017年,昆明百億房企從原來一家增至三家,同時,銷售金額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

              全國化布局進展緩慢

              2018年,正式更名為俊發集團,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但俊發在云南以外的城市拓展并不樂觀,官網顯示,俊發在云南以外的城市布局僅有三處,其在四川成都僅有時光俊園1個項目在售;在海南海口有1個項目在售;貴州的貴陽·俊發城和貴陽·濱湖俊2個項目在售。除此之外,其他城市尚無產品面市。

              可供對此的是,作為云南省唯一的上市房企,近些年云南城投的全國化布局成績斐然,省外項目數量已遠超云南本省,根據最新數據,目前云南城投至少在省外19個城市布局有房地產項目。

              此外,俊發地產還發布了玉龍灣萬畝大盤規劃,啟動“最美云南計劃”,預計5年投資500億元,并與四大酒店集團如萬豪國際、四季、雅高、凱悅開展深度合作。據了解,目前,俊發已經擁有5個簽約的酒店項目。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文旅產業一般投資規模大、成本回收周期長,雖然投資資金未必需要短期內到賬,資金會面臨壓力。

            (責任編輯:DF398)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