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碼觀看 《中國一分鐘?云南篇》
黨的十八大以來,云南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牢記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給云南提出的“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努力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譜寫好中國夢的云南篇章”的要求,凝心聚力,共同奮斗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各民族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各族人民通往理想的康莊大道,改革開放是推動云嶺大地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
“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1935年2月到5月,中央紅軍兩進兩出云南,硬是在沒有路的地方闖出一條路來,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勝利。紅軍長征為紅土高原帶來了光明和希望,促進了云南各族人民的政治覺醒,播撒了民族團結的種子。1951年元旦,云南26個民族的代表在普洱專區會盟立誓、刻石銘碑:“從此我們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斗!”誓言鏗鏘,行動篤實。長期以來,云南各族人民矢志不渝心向黨、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逐步擺脫貧困、走向富裕,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后、走向進步,經濟發展翻天覆地、城鄉面貌滄桑巨變、人民生活蒸蒸日上。2018年,全省經濟總量達17881.12億元,地方公共財政總收入達3719.77億元,分別比1952年增長205倍和1988倍,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88元,比1950年增長283.7倍,農民人均純收入10768元,比1956年增長182.8倍,培育了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煙草、旅游、能源、有色、生物等支柱產業,成為國家“西電東送”“云電外送”重要綠色能源基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云南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牢記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給云南提出的“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努力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譜寫好中國夢的云南篇章”的要求,凝心聚力,共同奮斗。
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2015年以來,云南經濟增速一直位居全國前列,經濟總量從2014年全國第二十三位升至2018年全國第二十位。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2%,繼續保持全國前列。通過扎實推進“五網”基礎設施建設,制約云南發展的瓶頸正在突破,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5198公里,82個縣通高速公路,鐵路運營里程達3856公里(高鐵運營里程1026公里),通航運營機場15個,航線實現昆明至東南亞國家首都全覆蓋,能源網絡貫通城市和農村,互聯網全面覆蓋,物流網絡加快建設。堅持開放型、創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綠色化產業發展方向,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省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煙草、石油煉化、電力、有色、旅游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力度加大,八大重點產業(生物醫藥和大健康、旅游文化、電子信息、現代物流、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和食品與消費品制造)和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已經成為云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改革開放之路越走越寬廣。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云南經濟要發展,優勢在區位、出路在開放”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發展等重大部署,對內深化與長江三角洲、泛珠三角區域、京津冀、粵港澳、周邊省(區)的交流合作,對外與南亞東南亞地區和印度洋周邊經濟圈加強全方位、多領域合作,扎實推進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完善內聯外通紐帶功能,形成寬領域覆蓋、多層次參與、全方位推進的對外交流新機制。目前,云南與周邊國家建立11個雙邊地方合作機制,建成七大類18個開放合作功能區以及中國―南亞博覽會等重點開放平臺,主要領域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內外交流合作不斷深化,有力增強了發展動力和活力。
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效。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定貫徹執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聚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13年至2018年,全省有707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5068個貧困村出列、4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獨龍族、基諾族、德昂族3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脫貧。云南各族人民將如期向世代以來的貧困告別,鄉村振興壓茬推進,全面小康越來越近。我們順應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增投入、保基本、補短板、兜底線、建機制、促公平,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持續得到加強,各族人民真切感受到黨的關懷。
生態文明建設得到大改善。緊扣“努力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戰略定位,以建設中國最美麗省份為目標,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力抓好以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以長江為重點的六大水系保護修復等八大標志性戰役,深入開展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不斷取得新進展。2012年到2018年,全省森林覆蓋率從50.03%提高到60.3%,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一直在98%以上,洱海、滇池等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取得新成效,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理念深植云嶺大地。
民族團結進步得到新加強。始終堅持“在云南,不謀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謀全局”的指導思想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信念,把努力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把民族工作融入全省發展大局,深入實施興邊富民工程改善沿邊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行動計劃,“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整族脫貧,深入實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程,深入推進民族文化強省建設,加強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保護,促進全面小康同步、公共服務同質、法治保障同權、精神家園同建、社會和諧同創,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保持和發展了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民族團結之花開遍七彩云南,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回溯新中國成立70年來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每一步跨越,我們深刻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各民族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各族人民通往理想的康莊大道,改革開放是推動云嶺大地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我們必須始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沿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的方向,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更好地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對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闖出一條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路子!
本期統籌:張?帆?劉維濤?徐元鋒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01日 09 版)
(責編:莊紅韜、楊曦)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