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過敏可能導致焦慮等心理疾病
焦慮是精神疾病,過敏則是免疫系統的問題,表面上似乎毫無聯系,但兩者之間卻似乎有著緊密的關系。過敏困擾著不少人,此前有研究指出壓力或焦慮也會加劇過敏癥狀,甚至有研究人員推測,壓力和焦慮會引發過敏。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也許是過敏引發的焦慮,又或兩者相互促進?新的研究表示,過敏可能是導致兩者相互作用的起因。
在壓力下過敏反應會更嚴重
專業研究機構找來28位志愿者,他們都患過花粉熱和季節性過敏。研究人員用花粉和豚草刺激他們胳膊上的皮膚,使其出現紅腫的水皰。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讓他們分別處在無壓力、適度壓力和高度壓力的環境下,以檢驗心理壓力對過敏癥的影響。其中,在高壓環境里,志愿者被要求發表10分鐘的演講,然后在不用紙筆的情況下,回答一些數學問題。
研究人員發現,在適度壓力下,與沒有壓力時相比,志愿者胳膊上的水皰要大75%;而在高度壓力下,水皰甚至要比沒有壓力時大一倍。不僅如此,與沒有壓力環境相比,處在高壓環境中的志愿者、第二天仍出現強烈過敏反應的幾率也要高出四倍。
研究表明,過敏癥患者要注意減輕自身的壓力和焦慮。
過敏和焦慮相關性極高
早在2013年,研究人員就發現了過敏與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正面相關,且接受脫敏治療后,換上焦慮癥的可能性就降低了;2016年有研究表明,患有花粉過敏的兒童,罹患抑郁癥、焦慮癥的風險是普通兒童的四倍;2017年的一項研究表明,食物過敏的兒童更容易罹患焦慮癥;2019年四月一項德國的研究證實,成年人的焦慮在統計上也和季節性過敏相關。
這一系列研究表明過敏和焦慮有著緊密的關系,兩者正相關,但是在完全排除其他干擾前,還無法斷定兩者因果關系。
過敏可能是導致兩者相互作用的起因
由研究人員推測,更有可能是過敏引發了心理疾病,此后心理問題會加重過敏反應。從進化角度來說,所有的動物在生病時都有這種被稱為‘病態行為’的反應,目的在于保存體能。生病時,身體可能會產生一種沮喪情緒,讓人們呆在室內休息,恢復健康。
過敏還會觸發應激激素皮質醇的釋放,皮質醇會干擾大腦中一種讓人感覺愉悅的化學物質——血清素。但目前尚不清楚皮質醇的干擾機制。它可能會抑制血清素的產生,或者使其不能正常地與受體結合。但當血清素出現問題時,理論上來說就可能會造成抑郁或焦慮情緒。過敏也會引起被稱為細胞因子的炎癥化學物質聚集在鼻子和鼻竇。細胞因子會從那里滲透進血液中,從而可能影響中樞神經系統以及大腦運作方式。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