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際姐妹城協會(簡稱姐妹城協會)是美國一家民間外交機構,致力于通過建立美國與其他國家城市間的友好伙伴關系,從城市層面建立全球合作,促進文化理解,推動經濟發展。當前,美國一些人揮舞關稅大棒,并在教育、科技等多領域試圖阻撓美中正常合作,兩國關系面臨一系列新挑戰。在此背景下,美國民間外交人士如何看待兩國關系?如何通過民間外交筑牢兩國關系的根基?近日,本報記者在美國南部城市休斯敦采訪了美國國際姐妹城基金會主席斯蒂芬?奎格利和姐妹城協會副主席卡羅爾?洛佩茲。
“美中經貿往來對雙方都是有利的”
“我的家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圣何塞,這里是硅谷的中心。谷歌、蘋果等硅谷巨頭都在附近。據我了解,這些硅谷企業不僅沒有因為關稅政策放棄中國市場,相反,很多企業都在考慮如何進一步擴大投資。”奎格利對本報記者說,美國政府把關稅政策作為實現其宏觀經濟政策的工具,這一現象在歷史中也曾經發生過,是否有效,另當別論。“但我想說的是,我自己也參與了數家企業的經營。過去幾十年美中經貿往來對雙方都是有利的。盡管面臨當前的形勢,美國工商界人士對中國市場充滿興趣。兩國的貿易糾紛應該通過平等協商的方式,尋找友好的解決方案。”
奎格利表示:“美中關系不僅僅構建在經貿基礎上,還有著廣泛的教育、文化、體育、青年間的交流對話。我們協會所從事的工作,對于聯邦層面的對華政策也會產生一些影響。”奎格利說,他參加了不久前閉幕的第五屆中美省州長論壇,“大家都看到雙方地方合作的聯系是多么緊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盡力促成并發展新的友好城市關系,加強兩國人民間的聯系”。
洛佩茲認為,信任是成功的商業伙伴關系的基石。“我從地方合作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當美中地方人士認為兩國關系受到威脅時,我們和中國同行就會更加團結。而且我們也意識到,加強這種關系不能僅靠聯邦層面。在列克星敦的中美省州長論壇上,我們一方面表達了對進一步合作的強烈意愿,另一方面也對合作有可能遭遇的障礙深感憂慮。”洛佩茲說,“我們非常重視合作,中國是美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雖然面對美國關稅政策困擾,但我們尋求合作的熱情不會減弱。”
“當前的困難終究會過去”
洛佩茲曾長期擔任新墨西哥州圣達菲市市政委員和市長。與中國友好城市間的頻繁互動,讓她對中國有著很深的理解和感情。“100多年前,華工在美國修建鐵路,如果沒有中國工人的付出,美國就不會擁有如此龐大的鐵路網。二戰中,兩國是盟友,在同一戰線上并肩作戰。今天,確實有些人不希望看到兩國關系友好,試圖把美中分開。但是我要做的就是忽略這些人的話,我不相信他們所說的。我認為美中關系需要建立在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基礎上。”
洛佩茲不遺余力地推動美中地方間的文化、教育等層面交流。圣達菲與張家界是友好城市,2013年她與丈夫帶著當地一支樂隊參加張家界國際鄉村藝術節。“起初,我擔心中國人會不喜歡我們的音樂形式。但事實證明,音樂無國界,我們這支樂隊還被評為了當年的最佳組合。”圣達菲市的數所小學、初中和高中還開設了中文課程,并同一些中國學校結成了友好關系,每周中美兩國學子都會通過視頻共同上課,互學語言,友好和合作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播下。
受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邀請,奎格利和洛佩茲作為美國地方友好代表參加了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談起參會感受,洛佩茲表示收獲巨大。“論壇期間我有機會與世界各地的人士會面,討論我們共同關注的脫貧、發展等問題。巴基斯坦通過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升級了交通基礎設施,擴大了出口市場,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我非常認同‘一帶一路’倡議,這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是高度契合的,在促進共同發展領域這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對于解決世界當前面臨的諸多問題都非常有益。”
奎格利說:“美中當前有經貿摩擦,但我們不是敵人。有些人在討論美中脫鉤,但我們不同意,世界不答應,我們所代表的民間友好組織更是不答應。當前的困難終究會過去。”
洛佩茲說:“事實上,美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顯然已經無法分開。美國人民厭倦了華盛頓的爭吵和喋喋不休,我們需要團結和合作。”
(本報休斯敦電)?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30日 03 版)
(責編:袁勃)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