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用藥基本靠“掰”、劑量只能靠“猜” 兒童安全用藥難題多

            2019-07-29 19:11:33     來源:中國經濟網

              日前,湖南5歲的貝貝因為爸爸把服用3/5片的醫囑看成了服用3-5片,過量服藥后在家里昏睡了三天,送醫后進行了血液透析才脫離危險。3/5片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大半片,對于大部分家長來說,雖不會粗心到把醫囑看錯,但也很難準確給孩子掰出3/5片藥。

              記者調查發現,相較于成人藥,市面上的兒童專用藥少之又少。很多兒童在用藥的時侯都被當成“縮小版的成人”對待,遵循著“小兒酌情減量”的原則服用成人藥。用藥基本靠“掰”、劑量只能靠“猜”,存在安全隱患。如何破解兒童安全用藥難題,讓兒童用上兒童藥?

              湖南長沙5歲的貝貝此前因為過敏去醫院就醫,醫生給開了抗過敏藥異丙嗪。醫囑上寫的是吃3/5片,而貝貝的爸爸誤以為是吃3-5片,讓孩子一次性服用了5片藥。貝貝在服藥后昏迷不醒,被送往湖南省兒童醫院治療。湖南省兒童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龍榮說,接診后,他們第一時間給孩子進行了血液透析,孩子才脫離危險。

              龍榮告訴記者:“這個小孩的情況是,他媽媽帶他去醫院看完病之后去上班了,他爸爸在家里給小孩喂藥。爸爸比較粗心,藥袋子上寫著是3/5片,就是大半片,他理解為吃3-5片,就給他吃了5片。因為這個藥本身就是個鎮靜的藥物,小孩就昏睡了三天。”

              龍榮說,類似的事情時有發生,不少兒童因為服用成人藥過量而造成肝臟腎臟損傷,永久性聽力傷害,嚴重的還會危及兒童生命。

              左女士的兒子今年五歲,左女士告訴記者,市面上的兒童專用藥非常少,孩子生病了經常吃成人藥,而小兒服用成人藥要減量,一片藥要掰成好幾片給孩子吃,劑量很難把握。“我們家寶寶之前吃的藥好像是成人的藥多一點,醫生讓我們掰成一半或者是吃其中的四分之一片,我就掰碎了給他吃。”

              像左女士的孩子一樣,很多患兒在服藥時都被當成“縮小版的成人”對待。龍榮說,這并不科學:“一般成人的藥給孩子服用的時候,會按照成人的公斤體重去算,但這樣也不完全符合小孩的代謝過程,小孩小的時候代謝比較快,藥在體內代謝的過程不會和成人一模一樣。成人的藥在給小孩吃的時候風險很大。”

              記者走訪了北京市多家藥房發現,市場上兒童專用藥品比較匱乏,不少常見的藥品沒有兒童專用劑型。一家連鎖藥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市面上的兒童專用藥品種類比較單一,“只是些常用的,清熱解毒、止咳,治感冒的。”

              對此,龍榮表示,目前,國內生產兒童專用藥的藥廠屈指可數,兒童專用藥品種和制劑遠少于成人藥,特別是用于重癥專科疾病的藥物多數都沒有兒童劑型,兒童患者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她說:“現在兒童專用藥主要是分布在一些感冒藥和一些維生素類的藥。百分之九十的藥物是沒有兒童劑型的。”

              為什么兒童專用藥這么少?某制藥公司負責人楊杰表示,兒童群體的特殊性導致了兒童藥研發難度大,兒童臨床試驗風險高。她說:“兒童的生理跟成人不一樣,在研發過程中必須考慮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生理特點,這樣就使得在兒童藥物的設計上要量身定制,不同的年齡要設計不同的規格、不同的劑型、不同的口味和不同的給藥途徑。兒童臨床研究是一個非常大的障礙,藥物上市肯定要做臨床研究,證明藥物安全有效。但是不管是從醫生、家長,還是從社會的角度來講,大家都不愿意把兒童當作試驗者,這也造成了兒童臨床試驗的志愿者很難招募。”

              楊杰表示,政策不配套也制約著行業發展。作為行業內的企業,她認為有關部門應大力支持制藥廠生產適合兒童的專用藥品。

            (責任編輯:DF378)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