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上半年國企改革成績亮眼 重組整合跑出“加速度”

            2019-07-29 18:07:31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7月29日消息(記者王曉蕾)今年上半年,我國國企改革成績亮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國資監管效能持續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取得積極成效。”近日,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在中央企業負責人研討班上表示,上半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今年是實現2020年國企改革目標關鍵之年,國有企業混改和重組的步伐正在提速。在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下,國企改革上半年取得了哪些成績?將如何加快從管企業向管資本步伐,推動改革向縱深推進?下半年又將在哪些方面布局?

              央企經濟運行保持穩中有進態勢

              為最大程度調動企業積極性、形成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讓國有企業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今年以來,國企改革動作頻頻。年初,《中央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正式出臺,這是國資委首次以委令形式公開發布中央企業工資總額管理制度文件;4月,國務院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兩個月后,國資委又印發《國務院國資委授權放權清單(2019年版)》,針對各中央企業、綜合改革試點企業、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企業以及特定企業相應明確了授權放權事項,標志著落實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邁出了重要步伐。

              除此以外,今年5月,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第四批混改試點名單,共有160家企業,資產總量超過2.5萬億元。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試點不局限于電力、石油、天然氣等7個重要領域的國有企業,也包括具有較強示范意義的其他領域國有企業,以及已經實現股權層面混合、擬進一步在完善治理上深化改革的國有控股企業。

               改革政策相繼出臺落地促使中央企業上半年經濟運行總體保持穩中求進良好態勢。從國資委最新發布的數據來看,今年1-6月份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5萬億元,同比增長5.9%;累計實現凈利潤7037.7億元,同比增長8.6%,其中34家中央企業凈利潤增長超過20%。特別是今年6月份當月,中央企業實現凈利潤1584.9億元,實現利潤總額2117.8億元,創造了中央企業的歷史最好水平。

              下半年,國企改革還將聚焦哪些方面?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介紹,一是進一步推動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建設;二是進一步提高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質量和效果;三是進一步深化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四是進一步激發微觀市場主體活力;五是進一步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任務。

              重組整合跑出“加速度”

              上半年央企重組整合跑出“加速度”,成為改革一大亮點。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錦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上半年央企重組整合熱潮再度爆發:6月初,中國寶武對馬鋼集團實施重組,安徽省國資委將馬鋼集團51%股權無償劃轉至中國寶武;7月,“南船”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3家上市公司,與“北船”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旗下5家上市公司集體公告,稱中船集團與中船重工正籌劃戰略性重組。僅僅相隔一周,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又實施重組。

              ?“上半年的重組‘熱潮’主要出于落實國家戰略,促進國有資本進一步向符合國家戰略的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和優勢企業集中。”李錦表示,重組主要呈現三種勢態,首先,圍繞主業做大做強做優,增強全球競爭力;圍繞產業鏈條優勢互補,實現業務資源協同共享;圍繞專業化推進區域資源整合,減少同質化競爭,提升效率和效益。“圍繞主業、產業、專業下半年勢頭要加大加快。”

              企業重組只是第一步,今年下半年國資委將對去年完成重組的企業開展專項督查。彭華崗表示,下半年,國資委將針對2018年完成重組的中核集團、中國信科開展一次專項督查,督促企業做好整合融合工作。“不僅要做到資本合、資源合、組織合,還要做好思想合、戰略合、管理合,實現‘1+1大于2’的重組效應。”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