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油煙嗆不嗆?光學告訴你(創新故事)

            2019-07-29 08:44:5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烹制出豐盛的美食,離不開煎炒烹炸。我們知道,烹飪過程涉及大量的化學反應,特別是在對食物和油進行高溫處理的過程中,食材中的很多有機成分在高溫下熱分解,生成大量細顆粒物和有害氣體;同時,食品中的水分汽化并部分冷凝成霧,與食用油的揮發物一起,形成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油煙。研究顯示,在餐飲油煙中,可檢測出的揮發性有機物多達300多種,烹飪時廚房內的PM2.5平均濃度會升高幾十倍甚至幾百倍。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升,外出用餐成為不少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大大小小的餐館、飯店深入街道、社區,方便居民就餐的同時,也會帶來油煙廢氣的污染問題。目前在一些城市,餐飲業油煙污染已成為大氣內源污染的重要組成部分。餐飲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日益受到關注,重慶、河南、北京等多地已經出臺相應的標準,明確了對油煙中一些主要污染物的監測要求和測定方法。

              在高溫高濕的煙道中,對油煙濃度實施測量絕非易事,特別是獲取準確的數據,離不開先進的技術手段。在日前舉行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上,一種采用全流型光學檢測原理測試餐飲業油煙濃度及顆粒物排放濃度的新技術引起關注,這項技術的最大特點是利用光學技術,實現非接觸性測量,同時可以有效地保護系統免受測量油煙和環境空氣污染。

              據武漢天虹環保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井傳發介紹,油煙中的物質包括揮發的油脂、有機物以及裂解、分解的產物,這些物質通常以氣溶膠粒子的形態存在于煙道中,它們會吸收光。“光學檢測原理就是用開放式的光學系統直接監測排氣筒中油煙物質的吸光度值,再根據氣體分子對光輻射的吸收情況,反演出油煙中氣溶膠物質的濃度,進而得到油煙排放的濃度。”

              早在2004年,武漢天虹研發團隊就研發出餐飲油煙污染物的監測手段,并于2006年取得了專利。經過多年的探索,他們在環境科學儀器領域不斷優化迭代,終于另辟蹊徑,打造出了市場認可的拳頭產品。

              近年來,武漢天虹又先后與多家單位一道,參與“環境大氣中細顆粒物(PM2.5)監測設備開發與應用”“面向復雜工況的光學高溫濕度傳感器”等科技部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在項目研發和產品化、產業化的過程中苦練內功,形成了技術競爭優勢,進而為實現技術靈活應用和集成創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29日 19 版)

            (責編:袁勃)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