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湘西,武陵山深處。花垣縣雙龍鎮有個村,村旁山中有18個溶洞,洞洞相連,十八洞村由此得名。
千百年來,苗家百姓為生存奔波,為溫飽勞碌,卻依然貧困。全村人均耕地0.83畝,225戶、935口人中有136戶533人貧困。
苗寨的歷史,從2013年11月3日掀開新的一頁。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村里,到村民施齊文家中看望,算了收支賬,在十八洞村提出“精準扶貧”理念。
上級派來的工作隊和村黨組織一起,對十八洞村扶志又扶智,發展起扶貧產業。組建苗繡合作社,發展訂單苗繡;大山里的優質獼猴桃上了電商平臺,供不應求;養牛、養蜂、養雞,樣樣在行;招商引資用山里泉水建起山泉水廠,富余的壯勞力有組織地到廣東就業。
苗家人的日子紅火了,苗家人的生活有了滋味。
136戶533名貧困人口,于2017年2月全部脫貧,全村人均純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8年的12128元。十八洞村也從湘西的極度貧困村一躍成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脫貧后的苗族百姓,唱山歌、趕秋,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精神頭足了,歌也更美了。
十八洞村是精準扶貧成功實踐的一個縮影。2013年以來,湖南全省貧困人口由2012年的767萬,減少到目前的829145人,貧困發生率由13.43%下降到現在的1.49%,近6年時間凈減少684萬貧困人口。
(何?勇)?
圖片說明:
圖①:十八洞村婦女在家門口繡苗繡。
花垣縣委宣傳部提供?
圖②:十八洞村村民喜摘“致富果”。
花垣縣委宣傳部提供?
圖③:十八洞村村民施關保靠養雞養牛順利脫貧,過上了好日子。
人民視覺?
圖④:汽車行駛在綠樹環繞的十八洞村公路。
李?健攝?
圖⑤:整體翻新改造后的十八洞小學,教室寬敞明亮。
李?健攝?
圖⑥:改造前的十八洞小學。
資料圖片?
圖⑦:改造前的十八洞村村民房屋。
資料圖片?
圖⑧:十八洞村新民居整潔美觀。
李?健攝?
版式設計:張丹峰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29日 14 版)
(責編:莊紅韜、楊曦)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