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04年中國向東帝汶派出首批醫療隊以來,中國援東帝汶醫療隊已累計診治病患超過30萬人次,捐贈藥品器械總價值超過100萬美元。
■“東帝汶各方面亟待發展,而中國提供了寶貴的支持和幫助,中國一直在東帝汶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東帝汶首都帝力市中心有一片藍色的平房,是全國僅有的一家國立醫院。2002年恢復獨立時,東帝汶全國只有數十名醫護人員,勉強可運轉的醫療機構只有這家醫院,全國醫療衛生體系處于崩潰邊緣。應東帝汶政府請求,中國政府決定向東帝汶派遣醫療隊,協助當地醫療衛生重建。2004年1月,第一批中國援東帝汶醫療隊抵達帝力。今年4月,中國援東帝汶第八批醫療隊抵達東帝汶。一批又一批中國醫療隊隊員在這里默默奉獻,為當地衛生醫療事業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我對‘中國’這兩個漢字充滿感情”
今年7月的一天,3歲小女孩瑪麗娜的父親拎著一袋橘子來到東帝汶國立醫院。見到中國醫療隊隊員,他熱淚盈眶:“我特意學會了用漢語說‘中國’。我對‘中國’這兩個漢字充滿感情,因為‘中國’,我的孩子得救了,我們的家庭又有了希望。”
當地時間6月6日,是東帝汶的假期。一場突發重大交通事故,打破了帝力的寧靜――一輛大型客車墜入懸崖,30多名傷者被送入東帝汶國立醫院。瑪麗娜是年齡最小的傷者,右側肱骨中段骨折,雙下肢大面積挫裂傷。在中國醫療隊的積極治療下,她的骨折和撕脫傷得到快速處理,脫離了生命危險。
提起那次緊急救助,中國醫療隊隊長李木生說,當天大部分醫務人員在休假,接到值班外科醫生的求助信息后,中國醫療隊隊員第一時間趕到醫院增援,“傷情就是命令”。
醫療隊兵分兩路,一隊去手術室增援,另一隊在急診室搶救傷員。急救、驗傷、檢查,傷員在最短的時間內被收治到各科,并根據狀況接受清創、縫合和心理疏導。當晚,中國醫療隊隊員一直奮戰到第二天凌晨。
那次緊急救助中,中國醫療隊隊員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精神。
7月中旬,本報記者來到東帝汶國立醫院,在外科病房里遇到剛做完手術的阿古施。中國醫療隊普外科專家向毅和麻醉科專家解波告訴記者,阿古施入院時腹痛劇烈,當時懷疑是闌尾炎,手術時才發現是卵巢瘤畸胎瘤,隨即進行了切除,“這是致命的腫瘤,如果患者來得遲,耽誤治療就有生命危險”。
“現在我感覺好多了。感謝中國,中國醫生真棒!”病床上的阿古施對記者說。
“我們與中國醫生的合作非常愉快”
東帝汶國立醫院建于1983年,現設10個專科門診,擁有約300個床位,然而本地專科醫生僅有40人,大部分醫療工作得依賴外國醫生。中國援東帝汶第八批醫療隊抵達后,分別被派往放射、麻醉、重癥醫學、普外、泌尿、婦產、針灸等科室工作。
東帝汶當地衛生條件較差,醫療保險覆蓋面雖廣,但當地醫療資源嚴重不足,醫療水平較低。由于醫院患者多、醫生少,放射科醫生必須不間斷工作才能把每天的CT和X光報告出完;重癥監護室只有兩名醫生,一周輪換一次值班,幾乎沒法睡一個整覺;婦產科醫生經常通宵手術;麻醉科醫生總是一臺手術接著一臺手術;內科醫生一到雨季就要接診大量傳染病患者;針灸科醫生除了診療工作外,還利用休息時間給當地醫護人員授課,傳授中國傳統醫學。“當地患者都很淳樸,非常尊敬中國醫生。每當看到他們有病痛,我們都于心不忍,會想盡辦法把他們的病治好。”李木生說。
中國醫生的勤奮讓東帝汶國立醫院的醫護人員十分感動。護士希爾瓦說:“我們與中國醫生的合作非常愉快。他們醫術高明,吃苦耐勞,責任心強,每天最早來到醫院,休息時也安排專人值班,一有急診馬上出發。我們都很感謝他們。”
東帝汶國立醫院院長阿尼賽托說:“醫院每天接待約300名病人,中國醫療隊承擔了約1/3的工作量,特別是一些重癥病人。希望今后繼續與中國醫生合作。”
“中國醫生是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
中國政府一直支持東帝汶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幫助東帝汶提高醫療水平。自2004年中國向東帝汶派出首批醫療隊以來,中國援東帝汶醫療隊已累計診治病患超過30萬人次,捐贈藥品器械總價值超過100萬美元。此外,中國政府幫助東帝汶培養醫療領域人才,留下了一支“不走的中國醫療隊”。
30歲的阿古斯在印尼醫學專科學習3年后,來到東帝汶國立醫院放射科工作,現任科室副主任。在合作中,中國醫生高超的技術給他留下深刻印象,“我還年輕,我想去中國學習深造”。
目前,東帝汶國立醫院與東帝汶國立大學醫學院共同開展醫生培訓計劃。“希望能有更多醫生去中國學習。中國醫學院資源豐富,在那里我們能學到更多。”東帝汶國立醫院質量控制部主任莎拉說,該院有4名醫生正在中國進修,她的女兒今年就將到北京首都醫科大學學習。
“東帝汶各方面亟待發展,而中國提供了寶貴的支持和幫助,中國一直在東帝汶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東帝汶前總統若澤?拉莫斯?奧爾塔說,中國醫療隊隊員救助了無數東帝汶病患。“中國醫生是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更是東帝汶人民的真誠朋友。”
(本報帝力7月25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26日 03 版)
? 延伸閱讀
?
(責編:牛鏞、劉潔妍)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