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定向滴灌”仍是下半年貨幣政策主基調 專家預計央行實施降準概率仍存
7月24日,央行發布公告顯示,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合理充裕水平,當日不開展逆回購。這也暫停了自7月15日以來連續進行的公開市場操作。
回顧近期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7月15日,央行開展了第三次定向降準實施,釋放長期資金約1000億元,同時在當日到期1885億元MLF等量續做的基礎上對中小銀行開展增量操作,總操作量2000億元。從7月16日至7月22日的工作日,央行連續開展逆回購操作,累計操作量5100億元。7月23日,央行同時開展TMLF和MLF,操作量分別為2977億元、2000億元。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員陶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7月23日MLF的到期量5020億元,規模較大,所以有必要進行一定規模的續作。TMLF的操作頻率相對較低,且本次投放規模也較大,因此本月再進行相對規模較大的MLF操作的可能性很小。同時,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大規模的逆回購概率不大。但當前DR007等走勢顯示利率水平并不低,央行存在注入較小規模流動性的必要性。
從市場資金價格來看,近期央行的投放傳導效果良好。民生銀行研究員郭曉蓓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受資金面寬松影響,7月23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普遍下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隔夜Shibor跌10.78個BP至2.562%,7天Shibor跌5.8個BP至2.634%,3個月期Shibor持平于2.628%。7月24日,截至17時,DR001繼續下行,加權利率2.4759%;DR007加權利率2.5301%。
從央行近期的公開市場操作來看,分析人士認為,當前重點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等,監管層致力以“寬貨幣”推動資金向重點領域“定向滴灌”。
在陶金看來,“定向滴灌”仍然是下半年貨幣政策主基調。“下半年沒有企業集中上繳稅費的壓力,且地方債在9月份后結束發行,銀行不存在資金支付壓力。另外,即使受銀行業突發事件沖擊,也未出現流動性的大幅波動,且央行通過短期投放很快平復了市場情緒。因此,下半年流動性預期較為穩定,大幅度的寬松似乎并不必要。”同時,他表示,需要注意下半年穩增長的壓力有可能加大,加之全球進入降息周期,央行實施一次降準的概率還是存在的。
“今年以來,央行通常在每個季度首月開展TMLF操作,這是央行適時適度進行逆周期調節、維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的體現。當前處于重點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關鍵時期,預計未來央行將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以及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推動貨幣市場實際利率水平和存貸款利率進一步下降,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郭曉蓓進一步表示,從長遠看,央行會根據國內宏觀經濟、外部市場風險以及其他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走勢等因素,運用各種工具堅持適時適度地進行逆周期調節,避免市場波動過大。
在具體的“定向滴灌”的政策發力點上,陶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下半年預計央行依然在建立中小銀行差異化準備金率的政策框架的同時,加大針對為民營、小微企業服務的銀行機構進行定向流動性投放,以保證實體經濟持續復蘇。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