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22日電(記者 趙永新)涉及我國主要農牧交錯帶和“糧改飼”示范區的兩大草畜技術示范項目“農牧交錯帶牛羊牧繁農育關鍵技術集成示范”和“優質青粗飼料資源開發利用示范” 項目,日前在北京啟動。
據“農牧交錯帶牛羊牧繁農育關鍵技術集成示范”項目首席專家中國農業大學周振明副教授介紹,該項目將在內蒙古、山西、河北、遼寧、陜西、甘肅和寧夏等7個主要省區農牧交錯帶和青海省內農牧交錯區建設20個牛羊牧繁農育生產模式示范基地,集成示范牛羊牧繁農育重大關鍵技術4套,總結歸納成功的牧繁農育經營模式5種,示范基地指導帶動200個以上肉牛(含牦牛)肉羊養殖場戶應用牧繁農育技術模式。項目圍繞牛羊牧繁農育重大關鍵技術的配套集成與應用、農牧對接模式研究與示范等,重點開展農牧交錯帶飼草料資源科學利用技術、牛羊基礎母畜同期發情與高效產犢技術、哺乳母畜帶犢(羔)放牧補飼與幼畜培育技術、牛羊低成本舍飼快速育肥技術以及農牧對接模式試驗示范。通過實施該項目,將引導示范基地或合作社圍繞牧繁農育關鍵點開展農牧對接模式試驗示范,形成可示范可推廣的經驗模式,促進農牧交錯區草食畜牧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優質青粗飼料資源開發利用”項目首席專家兼專家組組長、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玉柱教授介紹說,該項目將在內蒙古、山東、河北、河南、湖南、寧夏和新疆7個農牧交錯帶省區建設14個肉牛、肉羊和肉驢的飼養示范基地,集成示范青粗飼料資源重大關鍵技術4套,示范基地指導帶動200個以上草食家畜養殖場戶應用青粗飼料技術模式。項目圍繞青粗飼料資源開展重大關鍵技術的配套集成與應用、種養結合模式研究與示范,重點開展農牧交錯帶青粗飼草料資源飼草輪作復種、調制加工、品質調控、飼喂技術研發、配方研制、肉品質評價試驗示范。該項目將引導示范基地或合作社圍繞青粗飼料資源開發利用關鍵點開展飼喂技術試驗示范,形成示范推廣的經驗模式,建立種植業和養殖業緊密結合的模式,優化種植-收獲-加工-養殖這四個緊密聯系的環節,實現由畜帶草,以養促種,以點帶面的目標,提升草食畜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和促進農民增收。
據了解,這兩個項目是農業農村部的政府采購服務項目。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孔亮、全國畜牧總站副站長O旭江、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副院長劉劍鋒教授、草業科技學院副院長張蘊薇教授,以及來自全國項目省區的兩個項目專家組成員、示范企業負責人、項目團隊骨干成員共計80余人參加啟動會。啟動會由農牧交錯帶牛羊牧繁農育關鍵技術集成示范項目專家組組長孟慶翔教授主持,孔亮、O旭江和劉劍鋒、張蘊薇分別致辭。
孔亮副局長在致辭中說,農業農村部2019年立項開展“農牧交錯帶牛羊牧繁農育關鍵技術集成示范項目”和“優質青粗飼料資源開發利用示范項目”,是響應黨的十九大號召、推進國家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當前是國家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牛羊養殖是農牧區脫貧攻堅的主要抓手,這兩個項目的實施將產生良好的示范效果、推廣效果和集成效果,將有力推進牛羊養殖的轉型升級,進而推動脫貧攻堅。同時,這兩個項目的啟動,也是促進農牧區域融合發展以及提高畜牧業整體競爭力的需要。?
(責編:趙竹青、夏曉倫)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