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7月22日電 (呂騫)今日,首批25家科創板公司終于在上交所科創板集中掛牌交易。上市首日平均漲幅達到139.55%,其中安集科技漲幅最高,達到400.15%。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甚至是各方意料之中。科創板,對中國資本市場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試點。推出初期,投機炒作不可避免,投資者應當理性看待謹慎參與。
長期以來,我國股票市場是以個人投資者為主體的市場,投資者普遍存在投機心理。根據有關數據,截止2018年底,個人投資者成交額占總成交額的76%。相比于專業投資機構,個人投資者在投資理念、投資知識和技巧等方面不夠成熟,情緒極易受市場行情和氣氛左右,普遍存在著投機心理,存在顯著的“非理性”行為偏差。
楊德龍表示,首先,個人投資者的精力相對有限,面對數千只股票難以做出選擇,往往傾向于交易新上市、小市值這類特征突出股票,并會在“羊群效應”作用下盲目跟風買入概念股。其次,個人投資者還普遍存在“過度自信”等心理偏差,在這類心理作用下會頻繁買賣股票,有時甚至還會盲目加杠桿入市。再次,個人投資者還會受“錨定效應”影響,過分看重股價過去一段時間的表現,或追漲買入已連續上漲的股票,最終變成高位接盤,或買入連續下跌股票,期待未來反彈。最后,個人投資者存在顯著的損失厭惡心理,普遍不愿意止損,當股票出現浮虧時不愿賣出,有時還會進行高風險投資,繼續追加補倉。
開市初期,科創板股票存在供需不平衡。從需求角度看,目前A股市場20日日均資產超過5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約340萬戶,以每戶10萬元可投資額來估計,個人投資者的總投資額約為3400億元,加上1000億元CDR基金和最近發行的200億元科創基金,總計約4600億元可用于科創板投資。從供給角度看,首批25家募集資金約310.89億,平均募資在12.44億左右。其中,募資規模第一的是中國通號,預計約105億元;募資規模最小的是安集科技,預計募資3.03億元。
近年來,A股市場新股爆炒現象仍然較為普遍。據統計,2016年至2018年累計發行新股770只,除了招商公路1只新股上市首日上漲36%,其余新股上市首日股價均達到44%的漲幅上限。新股上漲態勢一般持續一個月后股價回落,2016年新股上市后30日平均漲幅高達402%,同期A股平均漲幅1.1%;2017年新股上市30日平均漲幅244%,同期A股平均漲幅0.8%;2018年新股上市30日平均漲幅188%,同期A股平均漲幅-3.7%。
在成熟的香港市場,新股炒作也屢見不鮮。2017年至2018年,香港市場合計發行新股377只,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為40.05%,上市首日漲幅超過50%的股票51只,占比13.53%;上市首日漲幅超過100%的股票29只,占比7.69%;上市首日漲幅超過200%的股票12只,占比3.18%。以“卓珈控股”為例,2017年1月10日該股在港交所上市。該股上市首日,股價飆漲,收盤3.95港元,漲幅393.75%,次日該股股價更是漲到至今的最高價5.05港元/股。該股上市后第120日收盤價為1.77港元,相對發行價平均漲幅121.25%,與2019年以來的均價1.814港元相比,基本價值回歸。
即使在以納斯達克為代表的境外發達市場,也不乏新股炒作的影子。2017年以來上市滿一年的股票有214只,上市首日平均漲幅14.95%,上市首日漲幅超過50%的股票有22只,占比10.28%,上市首日漲幅最高的個股達到279.17%。以有著“移動內容聚合第一股”之稱的趣頭條為例,趣頭條于2018年9月14日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首日大漲128.14%,而上市后第二日卻又大跌41.08%,之后股價便一路持續下跌,120日后轉為累計下跌21.48%。
楊德龍最后建議投資者應理性對待科創板股票首日大幅上漲現象,謹慎參與交易,回避后期大幅波動風險。從歷史經驗看,上市初期漲幅過高的新股,后續往往伴隨回歸基本面的過程。隨著注冊制的推進,后續將有源源不斷的科創板企業到科創板上市。投資者不妨把目光放遠一點,做好科創板企業的基本面研究,選擇合適的時機介入合適的股票,長期持有陪伴科創企業成長做大,必將獲得較好的投資回報。
(責編:趙竹青、夏曉倫)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