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投資必過山海關”如何提振東北信心?

            2019-07-20 10:30:47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北京青年報

              秦寧

              日前,黑龍江省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宣布共同建設“數字龍江”,在數字農業、普惠金融、擴大內需、企業上云和數字政府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表示,希望阿里巴巴介紹更多企業家到黑龍江投資興業,黑龍江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強市場化、法治化建設,提高服務效率,確保協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馬云表示,阿里巴巴投資必過山海關,首戰最東北,與黑龍江簽約項目近期要見效。

              “投資必過山海關”的說法,針對的是近年來頗為流行的“投資不過山海關”之說。后者雖然被認為是一種充滿地域歧視的刻板印象,但在不少場合,仍被認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東北地區投資環境、營商環境欠佳的實情。在“投資不過山海關”之說仍有一定影響的語境中,一句“投資必過山海關”的豪言,給人以逆“流”而動之感,顯得別致而新奇。互聯網巨頭“投資必過山海關”,不僅有利于帶動更多企業投資東北,也有利于強化東北奮起直追的動力。

              近年來,中央出臺了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東北經濟呈現穩中向好態勢。今年一季度,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同比增長6.1%、2.4%、5.3%。近段時間,從中央高層到部委層面圍繞東北振興頻頻展開調研和部署,遼寧、黑龍江等地也在密集謀劃新一批重大政策和重點任務,一攬子重大改革開放舉措和重大工程項目蓄勢待發,除設立東北振興專項轉移支付給予傾斜支持外,加快國企混改步伐、采取更大力度開放措施、加碼推動創新轉型將成關鍵發力點。

              在東北振興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時代背景下,外地企業特別是互聯網巨頭、大型民企“投資必過山海關”,有著迫切而深遠的現實意義。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近期投資東北的企業為數不少,如今年5月,沈陽市政府和萬達集團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萬達將在已完成投資250億元的基礎上,在沈陽再投資800億元,建設大型文化旅游項目、國際醫院、國際學校和5個萬達廣場。阿里、萬達等企業“投資必過山海關”,說明東北振興要有所突破,必須再造微觀基礎,強化微觀主體,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使民營經濟成為市場經濟微觀基礎的主體。

              投資過了山海關,能否推動東北迅速改變“不宜投資”的刻板印象?能否進一步提振東北奮起直追的決心和信心?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沈陽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就深入推進東北振興提出6個方面的要求,第一個要求就是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是深入推動東北振興的重中之重,要從有利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加快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有利于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等方面做實改革舉措,包括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權益,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在東北發展壯大。

              這兩年,東北在優化營商環境上繼續發力。如遼寧成立全國唯一的省級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主要任務就是接受投訴、暗訪調查、公開曝光和問責處理,去年上半年公開曝光182個營商環境反面案例,問責處理331人次。在東北振興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轉型關鍵階段,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

              只要切實為“投資過山海關”、為企業投資經營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就不僅能招到“財”,更能引進“才”;不僅能有效聚集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營造健康活躍的創業創新生態系統,更能加大國企混改力度,破除隱形壁壘,壯大民營企業,為東北振興和實現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鮑一凡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