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2019中國港口設施運維數字化技術交流大會在天津召開。本次交流會由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油發展)與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主辦,渤海石油航務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航建公司)、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新技術促進分會、武漢楚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交協聯交通科學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承辦。
此次會議是國內首次聚焦于港口設施運維數字化,就港口設施數字運維一體化、港口智慧建設與技術、以物聯網技術推進港口設施運維、港口設施大數據信息平臺建立等重要議題進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討港口設施運維的未來。通過本次交流會,旨在促進多邊共贏,共商港口升級,助力建設海洋強國。
中國工程院、交通運輸部、中國海油、海油發展、黃驊港務公司,天津港、河北港口集團等中外港口行業重點單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第三方機構的200余名專家和代表參加了會議。
港口作為重要的戰略支點和樞紐,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近年來,中國貨物的進出口總額占世界的比重始終位居前兩位,港口的作用對于中國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社會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運用數字信息技術提高港口貨物運營效率已經成為未來港口發展的重要趨勢,以洋山港、青島港無人自動化碼頭為代表的智慧港口已然成為中國一張響亮的外交名片。但是,自然環境侵蝕、作業操作不當、極端災害破壞、港口設施養護不到位等因素嚴重制約著港口碼頭的基礎設施的安全和使用。通過數字信息技術提高港口設施的安全性、實用性及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復明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復明表示,我國基礎工程設施建設發展迅速,規模巨大安全運行面臨嚴峻挑戰,以港口運維為代表,研究水災害的防治技術具有重要意義。王院士認為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及物聯網技術,上聯高端專家,下接工程難題,實現“檢測在現場,診斷在云端,專家在全球,服務在身邊”。
海油發展管道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梁東明
海油發展管道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梁東明表示,作為央企要銘記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以成就彼此,同創未來的胸懷來發展企業,本次會議旨在聚焦港口工程數字化運維管理,通過搭建交流合作平臺,發揮彼此優勢,形成產業聯動,有力提升中國港口設施數字化管理能力,為社會貢獻價值。
此外,來自高校的學者、企業的專家就港口設施運維現狀及前沿技術、港口設施運維一體化管理、港口設施安全健康保障技術等多個領域的不同方向進行了交流。
對于向海而生的中國海油,港口碼頭是連接海洋與陸地的重要環節,是上游勘探開發生產與下游煉化銷售的橋頭堡,區別于集裝箱碼頭與散貨碼頭,中國海油遍布中國沿海10個省份的 70余座碼頭多為原油外輸碼頭與液化天然氣裝卸等危化品碼頭,對港口設施安全與港口環境安全更為嚴苛。中國海油一直在探索更精細化、更專業、更系統的港口設施管理方式,航建公司作為中國海油內部特有的專業服務公司,修建了80%的中國海油碼頭泊位,為中國海洋石油工業的發展貢獻了專業價值。隨著公司業務的不斷發展變革,航建公司由傳統的港口建設轉型為提供數字運維一體化解決方案,將港口設施運維從設計可研到建設運維,實現了港口設施的數字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目前已有多項數字化技術運用到中國海油的各個港口碼頭。未來,航建公司將加大對外開放力度,與合作伙伴共同開啟中國港口“數字共生”的設施運維的新篇章。(秦培堯)
[ 責編:趙清建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