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尼羅河上的漁業新星

            2019-07-15 08:39: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寂靜的河面上,埃及漁民阿卜達伊使出渾身力氣拉起蝦網,空中濺起豆大的水珠,映著朝陽閃爍。他笑著向記者展示剛剛撈上來的小龍蝦:它們的個頭很大,和成年男性的手掌一樣長。

              這些野生小龍蝦來自尼羅河。之前在埃及民眾眼中,小龍蝦并沒有什么經濟價值,其大量繁殖還會帶來不少困擾。埃及漁業局副局長納比拉?內格迪說,尼羅河里盛產羅非魚,這是當地漁民捕撈的主要魚種之一。小龍蝦以羅非魚魚苗為食,導致羅非魚產量大幅降低。除此之外,小龍蝦還時常破壞兩岸漁民的漁網。近年來,通過與中資企業合作,捕撈小龍蝦成為當地漁民新的重要收入來源,讓埃及漁民認識到其經濟價值。內格迪說:“目前捕撈小龍蝦的產值已經接近捕撈羅非魚了。小龍蝦成為尼羅河上的漁業新星。”

              埃及漁民協會主席默罕默德?費吉介紹說,“埃及有300多萬注冊漁民。目前有5萬多漁民在從事捕撈小龍蝦的工作,收入普遍較高。”漁民阿卜達伊興奮地講述捕撈小龍蝦給他生活帶來的改變:“我已經買了三輛車。我身邊的親戚朋友都在捕撈小龍蝦。因為中國市場,我們有了新收入!”

              漁民們使用的蝦網是從中國定制的。中資企業熱辣生活埃及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韓東說,這種特制蝦網孔徑較大,30克以下的幼蝦無法入網,可以保證當地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不會因過度捕撈而致小龍蝦資源枯竭。埃及漁民從尼羅河上游城市阿斯旺、盧克索等河段捕撈上來的新鮮小龍蝦,經過10個小時左右運到開羅的工廠,經加工處理后運往中國。

              在小龍蝦加工廠,記者看到三條加工生產線。韓東介紹說:“流水線設備均從中國引進,小龍蝦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經過挑選、粗加工、油炸、包裝、冷凍、存儲、運輸等環節,每一步都有不同的操作標準和要求,由中埃雙方的品控技術人員把關。此外,工廠80%的工人來自埃及本地,上崗前會接受專門的技能培訓。”

              經過20分鐘清洗、40至60秒油炸、15至20分鐘冷卻、10秒抽真空等一系列流程,小龍蝦進入冷庫,等待搭乘當晚開羅到北京的航班。全過程最快不超過36個小時,就能來到中國消費者的餐桌上。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8年間,中國80%的進口小龍蝦來自埃及,熱辣生活埃及有限責任公司這一家企業每年就進口小龍蝦2000多噸。

              埃及漁業局局長哈立德?艾哈邁德?賽義德說:“尼羅河小龍蝦已經成為‘一帶一路’倡議下,非中貿易造福民眾的案例。”目前,熱辣生活埃及有限責任公司已有3個運營的工廠,為埃及當地提供就業崗位800多個。

              (本報開羅電)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15日 03 版)

            (責編:曹昆)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