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海施行垃圾分類回收后,圍繞著“干濕垃圾分類”的話題就集體迸發出來,其中就有很多人提出要將這生活難題交給“人工智能(AI)”來做。對此,百度App已經推出了語音搜索垃圾分類問答功能。而關于AI應用于垃圾分類的想法,就恰恰反映出公眾對于“AI”這件新鮮事的認知程度已大大提升。近日,專注于互聯網研究的第三方機構艾瑞咨詢發布《2019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商業落地”成為AI發展到當前階段鮮明的主題詞。
AI應用快速滲透 帶動十大傳統產業場景革新
不可否認的是,AI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驅動力。它不僅為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積極影響,更成為產業智能化升級不可或缺的強力助推器,且商業價值巨大,預計2019年AI賦能實體經濟貢獻收入將超過570億元。《報告》同時還對安防、金融、客服、醫療健康、零售、廣告營銷、教育、城市交通、制造、農業等十大傳統產業,同時也是AI核心產業的應用現狀進行了梳理。
具體而言,AI已在安防、金融、教育、客服等場景中呈現出較高的商業化滲透。在安防產業中,AI推動過去被動監控的業務形態向主動識別的模式過渡,預計2022年G端與B端市場規模有望突破700億元;而在金融產業中,AI有助于推動高精準、低成本風控成為現實,預計2022年傳統金融向AI技術的投入將達約580億元;此外,在教育產業中,AI技術的應用場景多集中于輔助學習環節,且校外輔導和成人教育的滲透率已有較高水平,而未來隨著教育測量學和AI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有望逐步滲透到教學的核心環節中去,從根本上改進學習理念和學習方法。在客服產業中,AI的應用也將幫助企業主節省10%的運營成本,并借助NLP(自然語言理解)等技術在挖掘有效信息中,呈現出明顯商業價值,可以通過標準化的數據打通企業內部營銷、產品等各個環節,將進一步拓展智能客服企業的業務邊界。
同時,AI技術在醫療、零售、交通、營銷等場景下的應用,也將隨著和場景核心痛點的匹配度上升,以及完整產品的逐漸打磨,在未來激發出更大價值。在醫療產業中,由于醫療領域的AI應用屬于需要時間細致驗證的“慢行業”,因此報告重點關注的AI醫學影像賽道,預計在2022年才將達到10億元,但未來前景廣闊;另一方面,在最近因“新零售”而頗具熱度的零售產業中,以貨物為識別對象的計算機視覺應用已在實際場景中部分替代人工,率先實現了商業化;而在城市交通的場景中,《報告》指出“建設交通大腦是治堵核心”,通過AI、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的智能城市交通解決方案被給予厚望,預計2022年大腦市場將達到33億。最后,在數字營銷產業中,AI的引入將提供更加充實的用戶特征和內容創意,對投放的策略和形式進行優化,提升引流,集客轉化效果,彌合傳統數字化營銷的不足。
除此之外,在工業、農業領域中,當前AI主要在研發設計、質量檢測和預測性維護方面為工業賦能,在數字化種植與精細化養殖方面為農業智能化提供助力與推動。
AI企業欣欣向榮, 2000家企業中應用層超七成
此外,《報告》還從整體布局上梳理了國內的AI企業布局情況。2018年,國內AI相關公司總數達到2167家,可劃分為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三大層面。以AI技術集成與應用開發為主的應用層集中了最多的企業,占比超過七成,技術層和基礎層企業占比相對較小。從技術類型分布的角度來看,涉及機器學習、大數據、云計算和機器人技術的企業較多,整體分布相對均勻。
眾多企業中,既有在單個領域成績不俗的“獨角獸”公司,也有在AI領域“施雨布云”全面布局的科技巨頭們。以百度、阿里、騰訊為代表的國內巨頭主要聚焦于平臺、底座和生態。據《報告》顯示,百度以自身技術優勢進行AI全產業賦能,加速助推整個產業智能化;阿里基于電商業務積累了商業化場景和云計算底層基礎設施;騰訊著眼于消費級AI應用與產業級AI技術使能。整體上呈現“繁榮”、“多面”、“豐富”的特點。在這之中,百度AI“合縱連橫”的布局尤為凸顯。據《報告》顯示:“百度AI生態不斷完善,AI產品化和商業化持續加速。”百度AI的布局體現在基礎能力層、平臺層、內部體系應用、外部商業交付層和應用場景等5個層面。通過自主研發和投資,百度AI擁有AI芯片、人臉識別、視頻分析、自然語言理解、語音識別、知識圖譜等基礎能力。得益于這些技術能力驅動,對內,百度移動形成了“一超多強”的產品矩陣,并構建起以“百家號”和“小程序”為核心的移動生態;對外,通過百度智能云交付、平臺服務開發者落地、項目制直接服務客戶和被行業伙伴集成等多種方式使技術落地。在應用場景方面,覆蓋了交通出行、金融服務、醫療服務、智能制造、農業監測、能源管理和教育科研能等領域。
AI技術開源開放 百度大腦“解鎖”更多實用場景現階段,人臉閘機、病蟲害監測、安全生產監控、可對話的智能客服……這些充滿“未來感”名詞,都已變成現實。百度AI正越來越廣泛的進入更多企業和生活場景,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百度深度學習平臺——飛槳(PaddlePaddle)屬于百度大腦中的平臺層,其正在以開源的深度學習技術助推著全領域“AI技術產業級落地”的實現。據悉,飛槳是集深度學習訓練和預測框架、模型庫、工具組件、服務平臺等為一體的開源深度學習平臺,目前已開源70多個經過真實業務場景驗證的官方模型。基于飛槳的落地案例覆蓋城市規劃、金融、推薦、工業和農業等各個領域,與合作伙伴一起加速各行各業的智能化發展。可見,在推進AI實踐應用、推動產業智能化的進程中,百度大腦扮演著重要角色。
據《報告》指出:“百度是中國AI技術積累最深的代表性公司,而百度大腦是百度AI的核心技術引擎。”在剛剛落下帷幕的“Baidu Create 2019”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大腦宣布進入了5.0時代,其在算法突破、計算架構升級的基礎上,實現AI算法、計算架構和應用場景的融合創新,成為軟硬件一體的AI大生產平臺。
綜上所述可見,小到個人、家庭的工作生活常用軟硬件,大到工業質檢和城市管理,AI技術正在滲透到越來越多的業務場景,加速產業智能化落地進程,為人類創造著更多、更大的價值。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