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緬甸琥珀中發現古鳥新物種,被命名“琥珀鳥”

            2019-07-12 10:54:57     來源:光明網

            原標題:古生物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古鳥類新物種

            古生物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古鳥類新物種

            長有顯著延長的腳趾用來“釣”蟲兒

             光明日報北京7月11日電(記者張蕾 通訊員寧凱敏)由中外古生物學家組成的科研團隊11日在北京宣布,他們首次在產于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的琥珀中發現古鳥類新物種,并將其命名為“琥珀鳥”。這一發現對理解古鳥類的行為和演化具有重要意義,相關論文發表于《細胞》出版集團旗下的《當代生物學》。

            古生物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古鳥類新物種

            琥珀鳥標本全貌,從中可看到暴露的羽毛。邢立達供圖

             此次發現的包裹古鳥類的琥珀非常小,長約3.5厘米,重5.5克,顯微CT為它提供了詳細、立體的三維解剖結構。據團隊成員之一、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研究員白明介紹,該標本的形態學特征,如第Ⅱ跖骨滑車最寬,第Ⅳ跖骨滑車縮小為單個髁突等,都常見于反鳥類,而綜合諸多特征的分支系統學分析也表明該標本屬于反鳥類。“它的第Ⅲ趾最長,約9.8毫米,比跗跖骨長20%;第Ⅰ趾是第Ⅱ趾的86%,第Ⅱ趾為第Ⅲ趾的59%——這些比例組合不同于其他中生代鳥類乃至現生鳥類,而且標本的近端跗骨與脛骨、遠端跗骨與跖骨完全融合,應該屬于亞成年到成年個體。”

             基于以上特征,古生物學家將標本定為新屬新種,屬名為琥珀鳥,意為琥珀中的鳥類。這是科學界首次命名琥珀中的鳥類新物種。

             琥珀鳥的軟組織保存得非常好,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其角質鱗絲狀羽稀疏分布于趾骨的背側表面,還有左翼尖的羽毛區域暴露于琥珀表面。“琥珀鳥的第Ⅲ趾顯著延長,這在任何中生代鳥類中都沒有觀察到,加上大型的彎曲爪子、相當長的第Ⅰ趾,都強烈暗示著這是一種樹棲的適應特征。”團隊成員之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美籍研究員鄒晶梅表示。

             對于琥珀鳥可能的生活習性,團隊成員之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認為:“從保存的腿部長度約3厘米來推斷,琥珀鳥的體長比麻雀還小不少。在沒有現生類似鳥類對比的情況下,琥珀鳥這種延長的第Ⅲ趾功能難以確定,如果結合可以用來感知的角質鱗絲狀羽來判斷,這可能與捕食專業化有關,就像馬達加斯加指猴,其中指和無名指纖細,常用來敲擊樹木、定位蛀蟲并將其摳取出來吞食。琥珀鳥的角質鱗絲狀羽在第Ⅲ趾最長且最健壯,可能起到增加長腳趾作為蛀蟲探測器,從而采用類似指猴的取食策略。”

             古生物學家認為,這種特殊的小型古鳥類當時生活在緬甸北部的熱帶環境中,不幸被流下的樹脂包裹。包裹它的琥珀在將其獨特的足趾形態栩栩如生地展示給今人的同時,也進一步闡明了白堊紀反鳥的輻射演化,揭示了鳥類曾經利用但后來拋棄的一些可能捕食策略。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