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法國強化網絡信息管控

            2019-07-12 09:05:3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7月9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反網絡仇恨法案》。該法案要求臉書、推特等月訪問量超過200萬次的網絡社交媒體對法國境內的網絡活動加強管控,遏制網絡仇恨言論。

              法案要求,網絡社交媒體須在24小時內刪除以種族、宗教、性別、性取向或殘疾為由的煽動仇恨或歧視性侮辱言論,否則將面臨罰款,最高可達其全球營業額的4%;提高數據處理透明度,接受技術資源高級視聽委員會的監督,并向后者上報所收到問題的處理情況和必要數據;加強與法國司法系統的合作,取消違法用戶的匿名權利并提交用戶信息,接受獨立檢察官的依法審核及必要介入。

              發起法案的法國國民議會議員拉艾蒂茨亞?阿維亞表示,對抗網絡仇恨是艱巨而長期的戰斗,法案讓網絡大肆煽動仇恨言論的行為無所遁形,相關方面承擔起應有責任。各大網絡社交媒體紛紛表態支持法案,推特法國公司表示將繼續努力,對檢測和自動刪除非法消息的程序進行改進升級,減輕其網絡仇恨言論的危害。

              但部分國民議會議員對社交媒體并不信任,反對國家向私企讓渡審查權力,擔心法案在實施過程中“走樣”。國會議員亞歷克西?科比埃爾指出,社交媒體大量審查人員集中在人力便宜的第三國,“大量的網絡審查員會在不了解法國文化和法律的背景下任意評估和刪除平臺內容”。另一名國會議員弗朗索瓦?呂芬表示,網絡社交媒體為了規避巨額經濟處罰的風險,可能對內容進行過度審查,而廣泛使用自動化程序來檢測信息容易導致審查權力的濫用。

              另一些聲音認為,審核環節仍有許多地方未得到細化和明確,影響操作有效性。法國媒體跨學科研究與分析中心研究員羅曼?巴杜阿爾指出,很多使用隱晦方式表達的“灰色”非法言論難以被辨識。法國倡導網絡信息自由的非政府組織“網弦”則擔憂,由于須在24小時內處理所有違法內容,社交媒體難以在規定時間內優先處理傳播最廣泛、影響最負面的內容。

              對于爭論,法國數字經濟國務秘書塞德里克?奧回應稱,國家的首要義務是無論在現實還是網絡中都能保護國民,法案在言論自由和公民保護之間找到了平衡點,并強調政府和司法對公民言論的維護及對社交媒體操作監督。該法案下一步將呈交法國參議院審議。

              此前,已有17個國家和8家社交媒體及科技公司在法國巴黎簽署了“克賴斯特徹奇倡議”,承諾采取措施遏制暴力、極端與恐怖主義內容,包括開發有效阻止恐怖主義信息傳播的技術工具;要求社交媒體提高透明度,提供涉及恐怖主義內容的相關數據等。

              (本報巴黎7月11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12日 16 版)

            (責編:岳弘彬)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