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我走出校園,成為一名電焊工。對于在株洲車輛廠廠區長大、習慣了廠區生活的我來說,拿起焊槍、走進工廠、練就高超技藝,是無悔的選擇。
都說“十個焊工九個黑,一天下來全身灰”,焊工的辛苦我早有了解。可對我來說,最難受的是焊接時,飛濺的焊渣燒透衣服灼傷皮膚,而此時為了確保焊縫質量,施焊絕不能停,身體絕不能動,只能咬牙堅持。滾燙的焊渣粘在皮膚上慢慢冷卻,最終留下疤痕。憑著一股韌勁,從手工焊到氣保焊、從掌握理論知識到打牢實踐技能,入廠僅半個月,我便正式上崗;工作8年,我成長為了中國南車最年輕的電焊高級技師。單位集體的認可是我勤思苦練的回報,國際同行的贊譽更加堅定了我技術報國的初心。
幾年前,單位通知我參加在德國舉辦的“嘉克杯”國際焊接大賽。比賽前,我心里直打鼓:在高手云集的國際賽場代表祖國出戰,我能行嗎?
我連續幾天愁眉不展,讓母親看出了端倪。一天晚飯后,她拿出一張寫著“株洲車輛廠”的老照片,遞給我說:“新中國成立初期,咱們國家工業基礎薄、底子弱,事故也經常發生。可就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工友們咬緊牙關,硬是把中國工業落后的‘帽子’甩進了太平洋。孩子,這種迎難而上的工匠精神可不能丟!”我是工人的后代,身上凝聚著大國工匠的初心與夢想。帶著使命與信念出征,我在高手林立的國際賽場上一路過關斬將,榮獲唯一特別獎。德國有報紙以“電焊花木蘭”為題,報道了我獲獎的消息。
獲得的榮譽鞭策著我砥礪前行。今天,當我們看著親手參與制造的100輛X70平車飛馳在中歐班列線上,心中感到無比自豪。機車轟鳴是激勵我們奮勇前行的號角,朵朵焊花是我們閃亮的青春!
再小的螺絲釘,做到極致也會迸發千鈞之力;再平凡的工作,堅持初心也會成就非凡之舉。作為新時代勞動者,我將堅守技術報國的初心,書寫大國工匠的時代新篇!
(“時代新人說――我和祖國共成長”演講大賽“勞動筑夢”全國職工演講比賽演講稿摘登,作者為湖南省中車株洲分公司電焊工)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10日 07 版)
(責編:莊紅韜、孫陽)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