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來,中巴關系的發展樹立了大小國家平等相處、互利共贏的典范,也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巴哈馬是拉美重要國家,中國與巴哈馬雖然遠隔萬里重洋,但地理上的遙遠和歷史文化的不同并未阻擋兩國成為跨越太平洋的友好“鄰居”。中巴關系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870年,從那時起就有中國人在拿騷定居。1997年5月,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雙邊關系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中巴兩國高層交往頻繁,政治互信不斷加強。高層互動為兩國關系發展指明了方向。中方贊賞巴方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國在國際事務中有許多相同或相似立場,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保持良好溝通和協調,成為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好伙伴。
經貿合作持續拓展,雙邊互利共贏成果豐碩。中國是巴哈馬重要的外資來源國,中資企業成為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和工程承包的主要合作伙伴。近年來,在中方優惠貸款和商業貸款的支持下,中資企業在巴哈馬承建了一批包括拿騷機場高速路、北阿巴科碼頭等在內的重要大型項目。中方無償援建的托馬斯?羅賓遜國家體育場,成為當地標志性建筑。去年,中巴合作的重要成果、巴哈馬及加勒比地區規模最大的旅游度假村巴哈?瑪項目全面開業,直接創造5000多個就業崗位,為當地旅游業繁榮和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2018年11月,巴哈馬外長率團出席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一步增強了推進雙邊經貿合作的信心。
人文交流日益擴大,兩國人民友誼不斷深化。借助中巴互免簽證協定的東風,兩國人員往來和文化交流持續擴大,在科技、教育、衛生、藝術等領域合作更加深入。中方為近百名巴哈馬年輕人提供政府獎學金,資助數百人赴華參加各類培訓。中巴合作成立的孔子學院在當地開設漢語課程,滿足了巴哈馬人民學習漢語、了解中國的需要,促進了兩國文化交流。巴哈馬詹克努等文化藝術團體多次赴華演出,中國的雜技團、木偶團、少兒藝術團來巴演出,均受到當地民眾的喜愛。中國醫療隊先后兩次赴巴開展“光明行”義診活動,讓200名巴哈馬人重見光明,受到巴政府與人民的贊賞。
中巴同為發展中國家,有著相近的發展理念和廣泛的共同利益。20多年來,中巴關系的發展樹立了大小國家平等相處、互利共贏的典范,也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中巴經濟互補性強,合作領域廣闊,未來可以依托“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平臺,推進雙邊在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清潔能源、海洋和漁業等領域合作。相信在兩國政府和人民的努力下,中巴友誼之樹必將更加繁茂。
(作者為中國駐巴哈馬大使)?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09日 03 版)(責編:岳弘彬)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