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與農耕文明】
編者按:北京時間7月7日17時21分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小暑,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到來,意味著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中國農學會和光明網聯合推出“二十四節氣與農耕文明”系列動畫,現在,讓我們跟隨“農學小博士”農小哥一起了解“小暑”背后的農業知識吧。
大家好,我是農小哥。
綠樹濃蔭,時至小暑。“暑”意為炎熱,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
進入小暑后,全國農作物基本上步入茁壯成長的狀態,需要加強田間管理。南方應注意雷暴天氣,需經常清溝排水;北方要注意防澇,地勢起伏比較大的地區還應做好山洪、泥石流的預防工作,減輕危害。
農諺有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盛夏高溫是蚜蟲、炭疽病、病毒病、紅蜘蛛、斜紋夜蛾、潛葉蠅等多種病害蟲盛發的季節,防治時可以優先選用生物農藥和低毒低殘留高效農藥,并注意收獲前15天停止使用農藥。
瓜菜是需肥多、耗肥快的作物,小暑期間要施足底肥,做到氮、磷、鉀、硼、鋅、鉬等配合施用。
總之,小暑是一個忙碌的過度時節,一定要抓住農時,加強農作物管理,為豐收打好基礎。
品讀農耕文明,點亮智慧生活。我是農小哥,我們下個節氣再見。
出 品:中國農學會 光明網
科學顧問:趙皖平
監 制:戰 釗
策 劃:廖丹鳳 趙清建
腳 本:廖丹鳳 馮桂真 張 楠 程奕茹 肖春芳
制 作:萬 璽 劉 明 肖春芳
[ 責編:張蕃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