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4日消息(記者 馬文靜)針對“大型銀行小微企業貸款利率過低是否會導致商業可持續性差”的疑問,4日,銀保監會首席檢查官楊麗平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回應稱,大型銀行發放小微企業貸款定位就是保本微利,利率降低是國家對小微企業貸款優惠政策在定價端的反映。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國小微企業貸款融資成本降低明顯。銀保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6.89%,較2018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5個百分點,其中五家大型銀行的平均利率是4.79%,下降0.65個百分點。銀行信用放款、減費讓利兩項措施,也降低了小微企業其他融資成本0.54個百分點。
“大家很擔心是不是利率太低了,今后不可持續。” 楊麗平從三方面對小微企業實際貸款利率下降的邏輯進行了分析。
她表示,首先從定位來看,大型銀行發放小微企業貸款,定位就是保本微利,各行通過加強成本核算、改進風控,不斷完善產品和服務,將小微金融服務定位于保本微利。
第二是國家對小微企業貸款給予了優惠政策,例如人民銀行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財稅部門也有相關的政策,這些都會反映在小微企業貸款定價當中。
第三是大型銀行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也能更準確地識別風險,降低對抵押擔保的過度依賴,從而降低自身的資金成本、運營成本、風險成本。
不過,楊麗平表示,銀保監會也注意到,個別銀行將低利率資金貸給企業之后,相關的資金被用于套利,買了理財產品。“對此,我們也要求各行加強貸款的流向管理,讓低成本資金不被挪用,更好地服務于小微企業。”她說。
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繼續推動小微企業相關的服務工作,包括制定評價體系、開展企業端的暗訪等。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