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4日消息(記者 馬文靜)“經過近兩年的‘治亂象’,保險機構資金運用合規意識有了明顯提升,亂象得到有效治理,保險資金運用總體平穩。”4日,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銀保監會將在審慎的監管原則下,賦予保險公司更多的投資自主權,進一步提高證券投資比重。
銀保監會三舉措推進保險資金運用
梁濤透露,為了更好發揮保險公司作為機構投資者作用,最近,銀保監會采取了三方面措施推動保險資金運用:
一是支持保險資金投資科創板上市公司股票,通過新股配籌、戰略增發和場內交易等方式參與科創板股票投資,進一步優化保險資產配置結構,服務科技創新企業發展。
二是鼓勵保險公司增持優質上市公司股票。銀保監會正在研究推進保險公司長期持有股票的資產負債管理監管評價機制,使保險公司參與穩定和支持資本市場發展。
三是允許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的流動性風險,并且銀保監會在產品投資范圍和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方面給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目前,專項產品的規模已經達到了1160億元。
將賦予保險公司更多投資自主權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份,保險資產總規模19.07萬億元,資金運用余額17.02萬億元。其中固定收益類資產11.36萬億元,占比66.73%;權益類資產3.85萬億元,占比22.64%;流動性資產0.9萬億元,占比5.28%;其他投資0.91萬億元,占比5.35%。
目前,保險資金投資股票的總體規模占我國A股市值的3.1%,是繼公募基金之后的第二大機構投資者。“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的監管比例上限30%,行業實際用了22.64%,距離監管的比例上限還有7.36個百分點,也就是說還有一定的政策空間。”梁濤說。
他透露,銀保監會正在積極研究提高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下一步,銀保監會將在審慎的監管原則下,賦予保險公司更多的投資自主權,進一步提高證券投資比重。在實際操作中,銀保監會將按照分類監管的原則,對不同的公司實行差異性監管。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