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索尼的超級旗艦XZ2 Premium以出色的高清屏、音頻效果、雙后置光電傳感器等成為用戶炙手之物,其后推出的XZ3更以手機最低輻射值列入玩家新寵,一度在業內閃光四溢。今年4月19日,索尼(中國)董事長高橋洋在面對媒體采訪時表示,索尼移動正在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亦將創新科技融合至業務之首。終于在今年6月,索尼面向大陸正式推出了全新旗艦Xperia 1。
▲索尼(中國)董事長高橋洋
6299元的首發價,在令人驚艷的黑科技和動輒7、8千元的iPhone、Galaxy面前,變得十分良心。雖說2月公布、6月發售,這中間上市的新機太多,不少人迫于換機心切,購買了其他品牌。但真的信徒,敢于直面茫茫機海,心心念念的完美女神,豈與世俗紅塵相提并論?從Xperia 1上市首銷情況來看,各大平臺除了黑色以外的其他顏色基本是一機難求。這對索尼中國來說可太難得了。首銷就遭遇售罄的索尼這次備貨多少我不知道,但Xperia 1熱銷的背后,一定是有不少堅守索尼手機的粉絲們在用真金白銀去支持。而且有網友稱,索尼新機在大陸的激活量全球第一,這充分說明Xperia 1的全新變革對市場的吸引力巨大。
IT之家也在第一時間拿到了這款頗具特色的Xperia 1,經過數周的體驗之后,水水將給大家分享自己全方位的使用感受。
索尼的方正美學背后,是對設計的極致追求
沒有Premium的后綴,看似普通的數字系列,卻是索尼又一款4K旗艦。索尼依舊是那個索尼,只不過相較于前作,Xperia 1開始了自我救贖。或許是眾多的呼聲,曾經試圖轉型圓潤的索尼再次回歸了偏方正的設計。即使沒怎么用過XZ2 Premium的我,也能感受到Xperia 1手感上的強烈反差。輕盈、修長、圓潤、光滑,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Nice Body。
178g輕么?對索尼來說已經很輕了。去年的XZ2 Premium足足有236g,即使相比今年目前為止最重的OPPO Reno(210g),也多了26g。21:9的屏幕比例,讓機身非常的高挑,對比XZ Premium整整瘦了一圈。實際上,XZ3就已經開始收緊機身的寬度,而這一次在Xperia 1上最明顯的就是中框的圓角弧度扁了不少。而長度相比19.5:9的機型來說,正好多出一個額頭,算不上特別夸張。
不過最讓人驚喜的,還是握持的手感。充滿方正的輪廓和硬朗機身線條的Xperia 1,卻不失內斂的圓潤。整個機身的手感一致,像是一整塊打磨過的玻璃。四角恰到好處的圓角、中框和前后玻璃的過渡,都是那么的自然、平整,完全感覺不出這是一臺8.2mm厚度的機器。這是自初代Z系列以來,水水用過手感最好的索尼手機,沒有之一。硬要說像誰,我覺得有點Nokia 7的味道。
當然,這樣的設計也有令人煩惱的地方,收集指紋就不說了,主要是太滑了。而且單手握持雖然沒問題,但想要夠到屏幕頂部不太可能。所以這次索尼也有單手模式的選項,通過雙擊藥丸導航鍵來激活,方便用戶應付一些只能單手操作的特殊情況。同時「側感」交互功能也增加了操作的便利性,雙擊屏幕的側邊緣,就會呼出一個包含了應用快捷方式、通知欄快捷方式以及一些小功能的菜單頁面,你可以上下滑動菜單選擇一個順手的位置,將最常用的App和快捷開關放在里面,頗有點HTC Edge Sense的感覺。
▲Xperia 1的側感、單手模式及應用抽屜
順帶說一下,索尼的導航手勢和Android Pie原生的藥丸手勢完全一致,這就出現了兩個問題。一是索尼桌面是有一個上滑呼出應用抽屜的手勢,而藥丸手勢中在上滑則是呼出后臺多任務,兩者觸發的手勢區域是包含關系,用戶初期很有可能因為不熟悉而出現誤操作的情況,二是導航手勢中沒有側邊向內滑動上級菜單的機制,藥丸導航欄的返回鍵也不能調換位置,對于死守左上角返回的App還是挺難受的,建議大家安裝類似流體導航手勢這樣的App來補全側劃返回的手勢,體驗肯定會更好。
索尼從來不缺個性,尤其是中框。Xperia 1的頂部有一個無需取卡針的卡槽蓋設計,而且這次居然支持了熱拔,但不支持熱插。
底部的Type-C接口依舊采用不對稱設計,并沒有看到3.5mm耳機孔。
右側下方也保留了經典的實體相機鍵,最難得的是側邊指紋再次回歸,只不過這次并不是集成在電源鍵上,當然也就不可按壓了。雖然和電源鍵分開,但由于位置正好處在大拇指自然握持的區域,所以解鎖姿勢非常的自然,識別精度也不錯。
Xperia 1還加入了振動反饋和動畫反饋,在觸碰識別區域之后,解鎖成功會有振動反饋,并直接進入桌面,屏幕上則會出現對應的波紋動畫,如果沒有正確識別,則不會有任何的振動,屏幕也不會亮起。
21:9的4K屏,不只是看電影爽而已
和其他設備不同,手機屏幕對用戶使用體驗的影響是最大、也是最直接的。Xperia 1的這塊21:9的屏幕,無疑是這次最大的亮點。雖然在屏占比上,索尼向來就不占優勢,四周的黑邊也沒有那些真全面屏的手機窄,但這可是一塊6.5英寸的4K HDR OLED屏幕,它的實際分辨率為3840*1644,短邊分辨率比傳統4K電視的1440更多,所以像素數量也更多。并且索尼還專門為這塊屏幕定制了源于自家屏幕技術的移動版Bravia X1 for Mobile迅銳圖像處理芯片,配合8+2的10bit色深編碼技術,讓屏幕的畫質、色彩、清晰度和對比度方面都擁有獨特的優勢。X1芯片還可以將分辨率不足4K的影視資源模擬成接近4K的畫質,甚至為其添加適當上的HDR的效果。
一塊好屏幕給人最直接的印象就是不辣眼、不刺眼、順滑清晰和色彩出眾。為了滿足這樣的要求,Xperia 1在屏幕的顯示設置里提供了一個大師模式的選項,打開該選項之后,屏幕便會以ITU—RBT.2020超廣色域的4K顯示標準對屏幕的色彩和對比度等細節進行優化,以達到100%的DCI-P3色域。但光有廣色域是不夠的,它還配套了10bit平滑漸層技術,通過提供不同色階的黑色顯示,讓色彩漸層更顯自然,防止圖像色譜斷層,并且在色溫上支持D65光源顯色技術,確保白平衡更加的準確。以上這些都源自于一個叫做CineAlta的屏幕認證,而CinaAlta本身就是索尼旗下的一個公司,主要從事數字電影制作、放映和相關硬件研發的業務,也就是說索尼這波操作下來等于是自己認證自己!
在如此多的技術支持下,索尼為這塊屏幕起了一個特殊的名字——CinemaWide,意為電影寬屏。水水用Xperia 1下了幾部電影觀看,體驗確實超出了預期。首先沒有任何異形元素的遮擋,屏幕空間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在關燈的情況下簡直完美。再來就是HDR的支持,讓內容本身的色彩表現也相當出色。如果用iPhone X觀看同一部電影,你不僅要忍受上下的黑邊,還要忍受左邊的劉海,即使iPhone X的屏幕也十分優秀,也難以抵消這種東缺一塊、西遮一塊的違和感。
▲全屏觀看B站視頻,畫面遭拉伸,Logo遭裁切
當然,在顯示傳統16:9的視頻內容時,左右的黑邊是避免不了的,即使讓視頻撐滿屏幕,也是以畫面的拉伸、變形,水印字幕等視覺元素被遮擋作為代價,加上缺乏HDR的支持,色彩會略顯平淡,體驗肯定要稍遜一些。不過肯定比異形全面屏舒服,而且至少21:9是標準的電影比例,比起不屬于任何標準影視比例的18:9和19.5:9來說,資源上還是有絕對優勢的。
除了看視頻之外,玩游戲也是一個體驗非常不錯的場景。IT之家找了5款游戲進行測試,經過實測除了王者榮耀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兩側遮擋的黑邊都出現了漏縫之外,其他的游戲基本都完美適配。(目前王者榮耀已進行適配,可以完整顯示21:9的畫面)經過水水的對比,在畫面視野上Xperia 1并沒有明顯的優勢,但屏幕變長之后,手指的操作區域分得更開,可視區域更寬,按鍵布局也做了微調,舒適度還是有明顯提升的。水水猜測,其實很多游戲廠商在全面屏開始流行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今后會出現21:9的屏幕,所以提前就開始適配了。
別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全屏游戲時,Xperia 1還有個隱藏的特性,那就是支持4K 60Hz或2K 120Hz的高刷新率,這個特性索尼只在香港官網的介紹頁面提過一句,之后又刪掉了,而索尼中國官網卻只字不提,實在是低調。其實索尼XZ Premium的屏幕就已經支持了1080P 120Hz刷新率,只不過需要用戶自行解鎖才能開啟這個隱藏功能。游戲的適配問題咱們先不說,既然索尼不愿意公開宣傳這個功能,說明在4K屏上索尼認為這個技術還不夠成熟,希望有一天索尼能夠高調一些,讓這個功能造福更多的用戶,畢竟現在一加7 Pro已經吃了螃蟹,而且還挺香的。
▲加入了屏幕錄制和前置小鏡頭直播功能的游戲增強器,可以內錄游戲聲音,可以說是游戲主播的福音。
不過既然說到游戲,就不得不提這次新增的游戲增強器。這個功能真的是被國產廠商硬生生給逼出來的。從App中的選項來看,它還處于一個早期的階段。基礎的幾個功能都有,比如自定義添加游戲、性能優先模式、隱藏通知、鎖定導航欄等等。進入游戲之后還有截圖和錄制視頻的選項,其中錄屏支持720P/1080P,而且提供了人聲錄制和前置小窗畫面的選項,完完全全就是給游戲主播所準備的。那如果你選擇電量優先模式的話,游戲就會被鎖定在40幀。總的來說它算是給手游愛好者的福利功能了。
▲更長的屏幕意味著瀏覽網頁承載的內容更多,視野更大。
即使你不玩游戲、不追劇,這塊屏幕在日常的網頁和應用顯示上,也比主流的16:9和18:9的手機要更多,比如同樣打開IT之家手機App,索尼Xperia 1就要比別的手機多顯示2條,甚至更多的新聞預覽。雖然索尼認為21:9的屏幕最大的優勢是可以縱向顯示兩個任務窗口,讓用戶同時執行更多操作,提升效率。但如果你是一個索尼手機的老用戶,一定會感覺這次的屏幕視野大了很多,尤其是目前還在用XZ1及之前型號的朋友。
▲舊版應用會出現底部留出黑色空白的情況
這塊屏幕的另一個優勢是文字顯示細膩,在這塊屏幕上,你完全不會覺得有顆粒感、文字發虛以及LCD屏幕的斜紋等等,總之,除了沒有全局高刷新率和高采樣率,它哪兒都好。這算不算被營銷了呢?當然像王者榮耀這樣,在安卓客戶端上的貼圖模糊且鋸齒感明顯的反面,Xperia 1的4K屏也愛莫能助。硬要說缺點,一是非大師模式外,索尼幾乎沒有提供什么預設的顏色配置文件。二是索尼沒有針對舊款安卓應用的全屏顯示適配,雖然主流的應用基本沒影響,但喜歡裝老版本應用的潔癖黨,可能會遇到應用以16:9比例顯示,下面都是黑色的情況。
▲Xperia 1還為這塊屏幕配備了雙揚聲器,并支持杜比全景聲,在影音娛樂的體驗上非常的舒服。
相機的升級,前所未有
來到背面,索尼還是貫徹著自己獨特的極簡美學,鏡頭模組、補光燈、NFC標簽還有Logo,除此之外再無他物。索尼的設計一直強調克制和張揚的結合,這在Xperia 1也有所體現。我手上這臺剛好是索尼最經典的顏色——黑色,黑色剛好就代表了克制和低調,而有秩序感的元素排列也是一種克制。張揚則體現在白色和紫色的機身上,用純色簡單、粗暴的張揚個性,甚至不惜用調色工藝去消除不同材質間的色差,在我看來索尼非常注重設備的一體感,撞色和漸變顯然會淡化這種感覺,所以它基本不用。
這次的后背最令人矚目的就是三攝鏡頭了。有意思的是三顆鏡頭都是1200萬像素,從上到下依次是超廣角鏡頭,主鏡頭以及長焦鏡頭,長焦鏡頭支持2倍光學變焦,主鏡頭支持光學防抖。更有意思的是,Xperia 1內置了一個電影大師的App,允許用戶通過專業的參數調節,拍攝最高4K分辨率,21:9長寬比,30幀的HDR視頻,不僅如此,應用里還提供了8種由索尼數碼動作攝影工程師專門開發的電影風格色彩預設,堪稱視頻版的專業模式。
水水試了一下發現,可玩性還是蠻高的。首先它的取景比例是21:9,可以切換3個鏡頭來滿足不同景色的拍攝,比如廣角鏡頭可以拍攝全景、主鏡頭可以拍攝中景、長焦鏡頭則可以拍攝近景或特寫。而且它提供了對焦開關,既可以選擇自動對焦,快速拍攝連貫的場景,也可以選擇手動對焦,針對每個畫面進行微調,更細致的組織單個畫面的效果。底部這里則提供了諸如音頻監測、錄制時間、硬件狀態等信息,方便用戶根據這些及時對畫面和拍攝節奏作出調整。最厲害的是居然有快門角度這么硬核的參數,真的是怎么有逼格怎么來呀。當然,對普通用戶來說最實用的還是電影風格的色彩預設,挨個看一遍挑個順眼的就完事了,沒什么學習成本。相信熱愛短視頻創作的用戶一定會喜歡這個App。
Xperia 1還獨創性的引入了自家相機上的眼部追焦技術,可以幫助用戶在拍攝人像的時候,自動完成對焦,真的非常方便。
不過說回拍照本身,索尼之前給人的印象一直很平淡,特別是手動模式的出片效果一直不理想。那么在這次更新了三攝鏡頭之后,Xperia 1的拍照表現會有所改觀嗎?IT之家也為大家拍攝了不少樣張進行測試。
在陰天的室外,索尼Xperia 1的色彩還原準確。目前較為主流的圖片輸出格式大致有3種,一種是華為P30 Pro的4000萬像素四合一的1000萬,另一種是4800萬像素四合一的1200萬,第三種是鏡頭本身就是1200萬像素,Xperia 1屬于第三種,解析力上和前兩者沒有多大的差別。在暗部的表現上,Xperia 1雖然沒有變態級別的寬容度,但細節的保留也比較不錯。
礁石和海面,Xperia 1畫面通透、顏色靚眼,雖然白平衡有些泛白,但整體的觀感比較舒服。在礁石的細節上,Xperia 1的解析力也沒有問題,特別礁石陰暗面的細節表現,也令人滿意。
藍蝴蝶結的自行車筐,Xperia 1的測光出了點問題,畫面昏暗,像是烏云密布的天氣一樣。背景的虛化上,Xperia 1的虛化程度不算很高,景深感較淺,但主體部分的細節沒有損失。
街邊的車攤,Xperia 1測光正確,在提升畫面亮度的同時,盡可能展現更多的暗部細節,根本不像是陰天拍攝的。解析力上Xperia 1的噪點控制也不錯,雖然暗部的亮度還有提升空間,但細節豐富且不失真。
室內的電影院販售臺,Xperia 1雖然在測光上比較合理,但畫面還是有些偏暗,而且即使能看出它在努力壓制高光,效果卻并不算好,燈牌部分的過曝依舊十分明顯,其他部分的細節表現尚可,沒有明顯噪點和涂抹的痕跡,地面的紋理和倒影也比較真實。
鎖住的出口一角,室內的表現沒問題,但室外的亮部有些過曝嚴重,細節丟失;在2倍變焦下,Xperia 1的室內暗部更亮,色彩還原準確;室外亮部有些泛白,但不再過曝;高亮度呈現出了更多的細節,沒有明顯的涂抹和模糊,細節比較自然。
小飯店的一角,同樣是2倍變焦,Xperia 1的觀感出色,但高亮的菜牌部分徹底過曝,頂部也比較暗,細節較少。其他部分的細節問題不大,依舊沒有噪點和涂抹。
夜晚的大樓,Xperia 1有自動識別夜景,天空部分的亮度不算高,顏色最深,但沒有什么噪點,畫面整體較為純凈,高亮的燈光部分也沒有過曝,觀感上尚可接受,暗部的細節表現欠佳。
街邊的奶茶店,Xperia 1的高光壓制相對差一些,路邊花圃里的草木葉片處在暗部,沒有多少細節。不過室內燈光的色彩還原準確,很舒服。另外,室內除了吊燈部分出現了一些高光溢出之外,其他部分的細節還是比較出色的。要知道以前的索尼,夜景的涂抹感是非常嚴重的。
明暗反差較大的便利店,Xperia 1測光不太好使,亮度底下,暗部細節盡失,但亮部細節清晰。
系統仍是Xperia 1的最大短板,電池性能有所改善
如果說要讓用過索尼手機的人說一說它的缺點,那系統絕對算一個。縱觀中國目前的手機市場,能夠排得上號的外國安卓智能手機品牌,我印象里貌似就剩下三星、索尼、諾基亞了。其他像什么LG、Moto、黑莓啥的,話題性幾乎為零。這樣的大環境下,國內消費者對于手機系統的功能要求遠高于原生安卓。按理說索尼這個和谷歌深度合作,甚至還制定了很多行業標準的公司應該很牛才對,但你看看一加的氫OS被網友噴成了啥樣,再看看索尼也就不奇怪了。一個系統,并不是說什么功能都有就好。但本土化的東西一定要有,體驗一定要好,否則很難吃下這個市場。由于系統涉及到的功能太多,我這里只挑幾個對大家很重要的功能分析一下,索尼的系統究竟缺失了什么?
▲Xperia 1自帶的桌面壁紙和圖標、第三方應用商店的Xperia主題、水水安裝了第三方桌面和圖標包并更換壁紙后的效果
首先是主題,其實索尼有很多第三方開發者制作的主題,而且質量也都很高。但系統里并沒有主題商店,而第三方的應用圖標更是簡單粗暴的套殼。不過索尼的原生壁紙倒是非常好看,特別是動態壁紙的動畫效果,可惜壁紙只是桌面生態中的一環。字體、桌面小部件、負一屏、桌面布局方式這些,索尼顯然做得都不夠。
▲Xperia 1的指紋識別功能太過單一
第二個是指紋指紋功能太過單一。現在的生物識別對手機來說,早已不是簡單的解鎖手機,而是囊括了多種驗證功能的綜合體,比如微信、支付寶的快捷支付驗證,查看隱藏文件的驗證、自動填充密碼驗證、商店購買應用的驗證等。索尼在指紋管理器中提到可以對購買支付和應用授權進行驗證,但水水打開支付寶和微信,并沒有找到指紋支付的選項,所以它說的功能僅限于404應用。不過隨著Xperia 1發售的開門紅,相信未來索尼會和阿里、騰訊達成生物識別支付方面的合作。
▲理論上,任何可以添加到游戲增強器的應用都支持屏幕錄制和聲音內錄
第三個功能可能沒那么重要,但對水水來說卻非常頭疼。那就是錄屏。最早的索尼Z系列是有帶錄屏功能的,但后來被砍了,搞得大家只能用第三方應用代替,但問題是由于安卓的權限問題,這些第三方錄屏軟件,在不root手機的情況下,不能進行內錄聲音,那么錄制游戲、視頻片段、直播或者音樂的時候,環境音也會被錄進去,非常的尷尬。不過這次索尼終于解決了這個問題,雖然是曲線解決。上文中我有提到,索尼新增的游戲增強器中可以錄制屏幕,而游戲是可以手動自定義添加的,也就是說只要你把應用程序添加成游戲,它都能錄,而且還支持內錄!如果游戲增強器在未來能被移植到索尼的舊機型上,那真是極好的。
第四個是備份,索尼的手機備份一直非常的簡陋,這次也不例外。打開備份選項,直接就提示將你的資料備份到谷歌云盤。那我不用谷歌怎么辦?我打得開谷歌么?更別提什么一鍵換機了。如果說你是個高手,會root會用鈦備份之類的高級操作,或許問題不大,但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這個備份功能等于沒有。另外就是,水水之前一直是用港版的索尼,這是第一次用國行,沒想到系統更新推送還挺快的,然而那個更新速度簡直感人,但當我科學上網之后,下載速度飆升,索尼啊索尼,你就不能在大陸部署個服務器么?
當然,除了缺點Xperia 1也有一些好用、實用的功能,前面已經提到的有游戲增強器和側感快捷頁,有些是國行特有的功能。比如說節能優電和應用權限管理,可以幫助用戶更好的管理應用通知,攔截非必要的應用權限,延長續航;有些則是獨家的個性功能,比如視頻圖像增強,可以智能調節視頻和圖片的對比度,飽和度,讓內容看起來更舒服;智能背光控制可以檢測手機當前的狀態,被握在手中的時候,屏幕會常亮;還有音樂、視頻中的動態震感,能讓你在節奏感強的音樂中擁有更加沉浸的體驗。
最后我們來聊聊性能、續航和充電。性能方面Xperia 1搭載的是高通驍龍855處理器,6GB+128GB的存儲組合,配合4K HDR OLED屏幕,符合目前旗艦手機的主流水準。在各項跑分測試中,Xperia 1的成績中規中矩,不突出也不落后。
在IT之家的游戲測試中,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基本都能以滿幀運行,崩壞3的平均幀率在50幀左右。1小時游戲后,Xperia 1的屏幕最高溫度為35.5度,背面最高溫為36.2度。
Xperia 1這次配備的是一塊3300mAh的電池,充電則支持18W的快充規格。經過IT之家實測,30分鐘王者榮耀耗電9%,30分鐘崩壞3游戲耗電12%,1小時1080P在線視頻耗電12%,1小時IT之家瀏覽加在線聽歌耗電10%,30分鐘通話耗電7%,30分鐘電子書瀏覽耗電4%,8小時待機耗電4%。0-100的充電測試,15分鐘充到27%、30分鐘充到49%、60分鐘充到78%、100分鐘剛好充到100%。前60分鐘的充電效率不錯,機身微微溫熱;后40分鐘Xperia 1大部分時間處在電池保養的優化中,所以充得很慢,好處是機身幾乎沒什么發熱,而且能夠有效的延長電池壽命。
看到這里,相信大家對Xperia 1已經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了。索尼這次依舊是拿頂級的4K屏幕和優秀的工業設計作為其招牌賣點,相機方面的提升也比較明顯,可玩性非常高。但是,系統功能的簡陋和電池容量的小氣,是Xperia 1的兩個需要升級的地方,拍照方面也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相信隨著系統更新,這些問題都能得到進一步解決。總之,它是一臺不跟隨、個性鮮明、標簽化濃重的手機,如果你能夠接受它的不足,Xperia 1能夠帶給你與眾不同的驚艷和新鮮感,但如果是不愛折騰,要求系統即開即用的用戶,建議還是去直營店專門體驗一下,再考慮要不要入手。Xperia 1讓我們看到了索尼手機的求變,也是索尼移動突破禁錮的第一步,這是個好的信號和開始,我相信索尼的黑科技,但我更期待索尼的改革力。相比很多其他的國外品牌索尼是幸運的,因為索粉依舊,他們愿意倔強的守護索尼。對索尼來說:有索粉,就有未來。所以水水希望未來,索尼大法好的口號能夠被更多的消費者認同。
應廣大讀者的要求,文章的最后附上星塵的壁紙:點此下載 (密匙hqus)
預覽圖: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