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2019年高考志愿填報階段,萬千學子面臨重要的人生抉擇。連日來,大學、專業等話題在互聯網上持續火熱。盡管早已不再信息短缺,但對考生和家長來說,如何快速地消除信息不對稱,從海量信息中找到全面、真實、客觀且具有針對性的建議,仍并非易事。
為此,知乎針對相關話題,展開了豐富詳實的討論和呈現。除了對新政策、新變化的深度解讀之外,知乎還發揮自身特色,一邊連接起在校大學生、畢業生等親歷者、過來人,一邊連接起大學教育、就業招聘等方面的專業人士,一邊又連接起考生、家長,以認真、專業、友善的交流,接地氣、無代溝的溝通,提供有價值、可信賴的解答。
數據顯示,除了已經積累和沉淀的大量精彩內容之外,僅今年6月,知乎上關于大學、專業的話題,就新增了超過15萬個提問、60萬條回答和170萬條評論,總瀏覽量超過2.7億次,知乎上教育類話題的總搜索量超過了4.6億次。
作為知名的?知識內容平臺,知乎以“知?識連接一切”為愿景,構建了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識網絡。憑借健康的社區氛圍和獨特的產品機制,知乎聚集了諸多領域里最具創造力的人群,用戶總數超過2.2億。
知乎CEO周源表示,大學生是知乎的核心用戶人群之一,知乎的使命是“讓每個人高效獲得可信賴的解答”,希望從高考填報志愿開始,知乎就可以成為大家值得信賴的伙伴,一路陪伴用戶健康成長。
選志愿難免猶豫,親歷者、專業人士在知乎精彩解讀
在志愿填報過程中,許多考生和家長陷入猶豫和糾結。今年新增的專業究竟前景如何?城市、學校和專業,應該更看重什么?哪些專業看似冷門實則吃香?
知乎今年專門設置了“高考志愿”專題,在這些話題下,眾多親歷者和專業人士,結合自己的實際體驗,講述了許多引人深思的經驗和見解,為考生和家長提供了參考。
例如,在“未來十年的風口專業有哪些?”問題中,@王宇就明確指向了“一帶一路”小語種專業,并解釋說“一帶一路”相關的國家,官方語言56種,在已招生的 20個小語種專業中,11個語種的在讀學生數量不足100人。在“實力被低估的冷門高校有哪些?”問題中,@機器貓 的回答令人印象深刻——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象領域實際一哥,冷門行業人才輸送量絕對碾壓。
@泳者無畏 在“好學校、好專業和好城市之間怎么選擇?”問題的回答,被收錄進知乎圓桌精選,他用通俗易懂的話語給出了建議。如果分數在211學校的水平以上,文科專業是城市>大學>專業,理工科專業是城市>專業=大學;分數在211水平以下的本科,文科專業是大學>城市>專業,理工科專業是專業>城市>大學。專科,則文科專業是專業=城市=大學,理工科專業是專業>城市>大學。
“過來人”講述大學“買家秀”,接地氣的知識更有吸引力
從6月初開始,知乎就在超過 1000 所高校,發起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系列活動,激勵在校大學生到知乎上講述大學生活的點滴細節和真實感受,為即將進入大學的學弟學妹提供幫助。
“在清華大學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一種什么體驗?”問題中,@ChaosYang 以一名2005年入學本科、2009年入學研究生的學長身份,講述了一名高中無計算機背景的同學的感受。他分享了自己從“被碾壓”到“被逼出來”的成長經歷,并總結說這段經歷至今讓自己受益,如果說有什么遺憾,就是希望可以再一次回到入學的那一刻,更加踏實去度過在系里學習的每一天。
一些相對輕松、有趣的內容,也受到網友的關注。比如,在“哪個大學的伙食質量最好”問題中,有網友回答:中國農業大學請戰“京城第一食堂”;華中科技大學網友回答:華科有35家食堂,還專門有學姐畫過吃貨版華科地圖。在“宿舍頂配的宜居高校”問題中,中國科學院大學網友表示:住過國科大的寢室,其他的宿舍都成了將就。
許多考生表示,大學的官方簡介像是“賣家秀”,而知乎上過來人、親歷者的講述,則更像是“買家秀”,不僅真實、客觀、詳盡、實用,表達方式也比較貼近自己的喜好,為志愿填報提供了非常實在的幫助。(永文)
[ 責編:肖春芳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