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一便士硬幣背后的經濟問題(經濟透視)

            2019-07-03 08:44: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段時間以來,英國社會圍繞是否保留兩種最小面額的硬幣展開了討論。直到5月初,英國財政大臣哈蒙德宣布繼續保留1便士(約合人民幣0.09元)和2便士,暫時為這兩種銅制硬幣的廢存爭議畫上了句號。

            在英國當前流通的貨幣中,5英鎊以下均為硬幣,從1便士到2英鎊共8種。其中,1便士和2便士的鑄幣成本大大超過其面值。一項調查顯示,這兩種貨幣多達六成只流通一次就被放入存錢罐或丟棄。小額便士逐漸不受青睞,原因有兩個。首先,無現金支付的興起讓人們用到錢幣的機會越來越少。雖然手機支付在英國尚不算流行,但許多英國人習慣使用一種“非接觸式銀行卡”,將卡輕輕靠向收款終端,無需輸入密碼即可完成支付。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英國的物價逐年上漲,1便士的實際價值幾乎可以忽略不計。1984年,英國宣布廢棄半便士硬幣。如今,1便士的價值還不如當年的半便士。

            小額硬幣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與英國近些年通脹率居高有一定關系。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多數發達國家進入緩慢的經濟復蘇進程中,很多國家為實現2%的通脹率多年不懈地努力,英國似乎是個反例。這要歸因于2016年6月的“脫歐”公投。公投之后,英鎊對美元和歐元匯率大跌,英鎊購買力持續下降,通脹率一路飆高。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統計,2017年11月,英國的通貨膨脹率高達3.1%,是近6年來的最高值;2018年以后,通脹率雖然緩慢下降,但經濟學家警告稱,如果出現“無協議脫歐”,通脹率將再次抬升。

            為了應對通貨膨脹較快問題,英格蘭銀行曾在2017年11月和2018年9月兩次加息,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脹水平。但是,受到“脫歐”不確定性影響,英國宏觀經濟增長乏力,加息進程不得不暫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份將今年英國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1.2%,比今年1月的預期下調了0.3%,為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今年5月,英國央行決議維持核心利率不變,依舊是出于穩定經濟增長的考慮。

            高通脹率和經濟增長乏力反映到民眾的生活上,就是物價比工資上漲得更快。英國《獨立報》稱,今年3月是英國近5年多以來食品價格上漲最快的一個月。筆者常去的一家超市里售賣的牛角面包,價格已從70便士悄然上漲到了75便士。一旦脫歐協議有損英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英國的物價還會迎來進一步的上漲。屆時,1便士、2便士恐怕真的沒有“用武之地”了。

            貨幣迭代本是尋常之事。世界上多個國家已經不發行相當于1分面值的貨幣。但是,英國1便士失去作用背后所折射出的經濟問題卻不容忽視。從某種程度上說,“脫歐”不確定性才是該國小額硬幣真正的“殺手”。英國經濟要想穩增長、控通脹,就必須盡快走出“脫歐”泥淖。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03日 17 版)

            (責編:馬昌、劉潔妍)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