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凝聚合力助推普惠金融發展 銀保監會將繼續強化制度保障

            2019-06-29 13:35:2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6月29日消息(記者馬文靜)近年來,如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切實推動普惠金融發展,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6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推舉措推進小微企業融資,要求引導金融機構降低小微企業融資實際利率。

              28日,在濟參考報社、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建設銀行、平安普惠共同主辦的“2019普惠金融高峰論壇”上,多位專家表示,小微企業具有分布分散、需求各異以及缺乏抵押物、信用記錄缺失等特點,需各類金融機構發揮優勢、形成合力,共同增加金融服務供給、降低融資成本。

              中國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副巡視員李青川表示,近年來,我國小微企業貸款量增價降,截止到今年5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的貸款余額10.25萬億元,比2018年年初增長了33.46%,高于各項貸款的增速14.17個百分點。今年前5個月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是6.89%,比2018年一季度降低了0.92個百分點。

              但他同時指出,我國普惠金融的發展還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包括金融資源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金融服務的質量仍待提高,普惠金融的商業化仍待探索難題。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商敬國表示,從保險的角度來看,普惠金融發展的一大障礙在于參與多方交易的成本和風險較高,導致各方參與的積極性較低。然需求方由于資產的匱乏,很難滿足供給方最低的風險標準,所以必須有外在的風險保障工具,保險就是這樣的工具。他指出,針對三農、小微企業的信用保證保險,是普惠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引起重視。

              平安普惠董事長趙容]認為,由于小微企業人群的特點,僅僅依靠單一機構,無法可持續地提供信貸支持,所以需要通過建立開放式平臺,聚合不同機構的差異化優勢共同完成。“雖然一個機構不具備全部的能力,但每家機構都有自己的優勢,能解決一部分問題。比如銀行的資金能力強且成本低;保險機構的風險評估與精算能力強,可以為資質不夠的客戶增信,同時為資金方分擔風險;不少非銀機構在科技應用和數據創新上能力很強。”

              李青川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繼續強化制度保障,凝聚各方合力,共同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

              一是凝聚政策合力,通過差異化監管,降稅減費,增加資金供給,發揮監管政策、財稅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同效益。比如在監管引領方面,銀保監會正在與人民銀行共同研究制定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辦法,已于近期下發。同時為解決信貸利率的后顧之憂,銀保監會正在細化完善《普惠金融業務的盡職免責指導意見》。

              二是凝聚市場主體合力,努力構建錯位競爭的普惠金融供給格局。各類銀行保險機構和新型機構,要在產品供給、服務體系等方面加強合作,形成相互補充、各具特色的普惠金融服務供給體系,實現對普惠金融客戶的分層供給。

              三是各個方政府的政策支撐合力,發揮地方政府的職能作用,強化政策的銜接與配合。通過貼息、補貼、獎勵等配套措施,加大普惠金融的扶持力度,引導政府型融資擔保機構,降低融資擔保費率,進而降低小微企業的貸款和涉農貸款的綜合融資成本,同時加強監管,排查和化解擔保、小貸等新型機構的風險隱患,嚴守風險底線。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