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電力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水電上市公司之一,主要從事水力發電業務。公司堅持“為社會提供優質的清潔電力,為股東提供滿意的投資回報,為員工提供最大的發展空間”的宗旨,依托三峽工程建設和滾動開發長江上游水力資源的大背景,以水力發電為核心業務,專心電力生產經營,通過資本運作,改善電力結構,提高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實現規模和效益的同步增長,將公司建設成國內及國際一流的清潔能源公司。
發電量提升帶動營收增長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水電上市公司之一,在金沙江、長江一帶擁有三峽、葛洲壩、溪洛渡、向家壩四座巨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4549.5萬千瓦。
公司2018年營業總收入512.14億元,同比增長2.13%,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226.11億元,同比增長1.57%。公司電力業務實現毛利潤321.02億元,同比增長16.56億元;毛利率同比增加1.54個百分點至62.89%。公司2018全年累計發電2154.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8%;其中三峽電站完成發電量1016.1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11%。發電量的穩健提升疊加售電價的相對穩定,推動公司電力營收同比增長2.87%至510.46億元。
2018年長江上游溪洛渡水庫來水總量約1574億立方米,較上年同期偏豐13.21%,三峽水庫來水總量約4570億立方米,較上年同期偏豐8.44%。公司全年發電量2154.8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8%;2018年平均上網電價276.86元/兆瓦時,與去年同期(276.78元/兆瓦時)基本持平。全年市場化電量占比為11%,比去年增加了3.1個百分點。
公司所屬電站均為國家重點工程,成本結構穩定,盈利能力穩健,通過實施梯級聯調等措施,業績有望穩中有升。若烏東德、白鶴灘電站順利注入,公司將迎來新一輪成長。
資本運作助力公司發展
圍繞水電主業發展、新業務培育和國際市場拓展,公司全年新增對外投資79億,實現投資收益27.07億元,同比增長17.1%。2018年公司增持國投電力(持股8.28%)及川投能源(持股6.92%),繼續增持三峽水利股份至20%,為日后實施流域聯合優化調度、拓展配售電業務奠定了良好基礎。
此外,2018年公司債券發行規模和期數均創歷史新高,全年共發行債券8期,籌集資金240億元,新增債券綜合成本3.97%,較2017年降低50bp。戰略投資長江上游水電企業股權,在獲得投資收益的同時,為今后實施流域聯合優化調度奠定了基礎。
截至2018年底,公司共持有參股股權37家,累計原始投資余額267億元。目前三峽集團金沙江上在建的烏東德(1020萬千瓦)和白鶴灘(1600萬千瓦)進展順利,預期在2021年實現首批機組投產,2023年有望全部投運。待兩電站注入上市公司體內后,公司裝機容量將迎來跨越式增長,帶動業績進一步提升。
風險提示
行業競爭加劇,擴張不及預期,匯率波動影響。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是基于公開媒體和上市公司公告精選的分析,但不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且不對因信息的不準確或遺漏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
感謝益學金融研究院對本文數據及研究的支持。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