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硬脫歐派在首相選舉中占先 英國無協議脫歐可能性大增

            2019-06-24 09:25:00     來源:光明網

              鑒于英國前外交大臣、硬脫歐派代表人物鮑里斯·約翰遜在保守黨黨魁多輪投票中持續領先,且票數優勢不斷增大,其贏得英保守黨黨魁選戰、繼而出任英國首相的幾率越來越大。這也使得英國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大增。

              7月底,英國將正式公布特蕾莎·梅首相之位的繼任者。后者入主唐寧街10號后,將僅有3個月的時間與歐盟磋商脫歐事宜。面臨愈發分裂的民意、工黨及脫歐黨的夾擊以及保守黨內難以彌合的分歧,新一任保守黨黨魁及英國首相的執政之路并不平坦。

              黨魁之爭懸念縮小

              當地時間6月20日,英國保守黨黨魁候選人縮減至最后兩人——英國前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現任外交大臣杰里米·亨特。黨魁決選于22日已經開啟,保守黨基層黨員將在7月底前決定誰將成為黨魁和英國下一任首相。

              雖然英國保守黨黨魁之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但似乎誰能勝出的懸念卻越來越小。正如鮑里斯·約翰遜競選團隊的一位消息人士所言:“我們的優勢越來越大。”

              曾擔任記者、編輯、8年倫敦市長并因反對首相特蕾莎·梅脫歐協議而辭去外交大臣職位的約翰遜,無疑已經成為出任保守黨黨魁及英國下一任首相的“頭號種子選手”,其優勢在一輪輪投票中持續擴大。

              在13日舉行的首輪投票中,約翰遜就取得壓倒性勝利,獲得114票,得票率超三成,創下保守黨黨魁選舉首輪投票的最高紀錄;在18日晚舉行的第二輪投票中,約翰遜擴大領先優勢,獲得313票中的126票;在19日晚舉行的第三輪投票中,約翰遜獲得143票,第三度以大幅優勢領先對手。

              當地時間6月20日,經過第四、第五輪投票,約翰遜以及杰里米·亨特成為進入決選的兩位候選人,但后者與約翰遜的支持率差距明顯。

              雖然根據法規及投票程序,最后出線的兩名候選人還需由全英國16萬保守黨黨員投票選出新黨魁,且最終結果7月下旬才能公布,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如果不出意外,約翰遜將勝出并繼任特蕾莎·梅的首相之位。

              增無協議脫歐風險

              隨著圍繞黨魁及首相之爭的懸念在持續縮小,英國各界對于無協議脫歐的擔憂卻在持續加劇。

              在此前進入第三輪投票的5位候選人中,只有杰里米·亨特和國際發展事務大臣斯圖爾特支持有協議脫歐,包括約翰遜在內的其余3人都不同程度支持英國無協議脫歐。

              約翰遜還曾公開宣稱,無論如何都要在10月31日之前讓英國脫離歐盟。據悉,約翰遜甚至曾私下向資深硬脫歐派議員承諾,不會排除議會休會的選項,從而使議員無法阻撓在10月31日脫歐期限后無協議脫歐,由此也加劇了英國各界對于無協議脫歐的擔憂。

              據英國路透社的調查,被調查者認為英國與歐盟無協議“分手”的可能性大幅增加,無協議脫歐可能性的預估值從5月的15%攀升至目前的25%。

              但也有分析認為,未來英歐也有可能達成自由貿易協議。

              除了預估英歐雙方最終將會敲定自貿協議外,分析人士認為,第二可能的結果是英國仍為歐洲經濟區(EEA)成員,向歐盟預算支付款項以維持對歐盟單一市場的準入。“取消脫歐”的選項在分析人士看來可能性最低。

              支持率或繼續下跌

              顯而易見的是,目前約翰遜在選戰中優勢明顯,若其最終贏得黨魁及首相之位并不令人奇怪,但上任后傾向硬脫歐的約翰遜面臨的困難及阻力并不會比其前任特蕾莎·梅少。

              無論誰入主唐寧街10號,他上任后都將要面臨慘淡的保守黨支持率。

              根據英國民調機構YouGov的最新數據,脫歐黨目前支持率為26%,工黨、自民黨支持率均為20%,保守黨支持率已經下降至18%。如果保守黨不能帶領英國如期脫歐,支持率還將繼續下跌。

              更糟糕的是,如果不能完成脫歐,還可能會觸發提前大選(2011年生效的英國《固定任期議會法》允許在兩個情況下提前舉行大選,一是議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或者是三分之二議員投票贊成提前大選),甚至導致懸浮議會(即無任何黨派贏得下議院的多數席位)再度上演,給英國政壇帶來持續動蕩。

              6月7日正式辭去保守黨黨魁一職的特蕾莎·梅,是40年來繼撒切爾夫人、約翰·梅杰、卡梅倫后第4位因為無法調和黨內對歐洲的分歧而辭職的保守黨首相。她的繼任者,無論是誰,無論持有怎樣的脫歐立場,都將接棒帶領英國脫歐的艱巨任務,或也將夾在各派力量之間進退維谷。

              此外,7月底繼任的新首相在脫歐大限來臨前將只有3個月的時間與歐盟磋商脫歐事宜。在面臨如此棘手的局面之際,他還要應對工黨、脫歐黨的夾擊,整合保守黨內力量,并在英國民意愈發分裂的背景下重新贏得民眾信任。

              由此可見,新一任保守黨黨魁及英國首相的執政之路并不平坦,英國的未來也因此充滿不確定性。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