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杭州6月18日消息(記者李佳)天天“新物種”是2019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杭州主會場推出的重點活動,6月13日至19日,每天發布兩件“新物種”,展現新知識、新技術、新發明、新模式。
18日上午發布的兩項“新物種”——光場三維顯示裝置和垂直起降泛用型行業無人機,科技范兒十足,將帶大家換個角度看世界。
光場技術重現一個真實的三維世界
光場技術是目前最受追捧的下一代顯示技術。浙江大學光電學院近年來也在光場真三維顯示技術上獲得重大進展,構建了桌面式可探入光場真三維顯示系統。今天上午,浙江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李海峰,對浙大光場三維顯示裝置進行了介紹發布。
光場三維顯示裝置(央廣網發 丁以婕攝)
在人類對信息的感知中,70%-80%來源于視覺,但現有的圖像采集和顯示丟失了多個維度的視覺信息。比如醫生借助單攝像頭內窺鏡進行腹腔手術時,因為無法判斷腫瘤的深度位置,從而需要從多個角度多次觀察,依靠移動視差產生了“立體視覺”,才能緩慢地下刀切割。
浙江大學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電工程研究所在國內外首次提出了懸浮式光場顯示技術,該技術克服了傳統三維顯示技術視點數有限等缺點,實現了高視點密度、懸浮顯示、可探入交互的真三維顯示,虛擬場景更加生動真實富有臨場感。
在光場三維顯示中,全息功能屏對高速光場投影系統的光束進行定向散射,并通過水平旋轉實現水平360度掃描,從而構建水平360度的光場。浙大還創新性地對投影圖像序列在空域和時域同時進行半色調處理,最大程度地提升掃描光場顯示系統的顯示灰度和色彩表現能力。
可探入光場真三維顯示系統突破了海量光場數據的實時傳輸、實時光場繪制以及光場顯示實時交互等關鍵技術,獲得國內外專家好評,并多次受邀到斯坦福大學及國際會議進行展示。該顯示技術未來可以廣泛應用于醫學、航空、軍事、商業、文化娛樂等領域,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飛行性能出色的白鳥無人機
跟一般無人機相比 ,除了個頭大得多以外,它還以出色的飛行性能,被廣泛高效應用于多個行業。德知航創總經理、聯合創始人肖鑫對垂直起降泛用型行業無人機-CYGNUS白鳥進行了發布介紹。
發布現場(央廣網發 丁以婕攝)
在飛行性能上,白鳥領先于市場上同級別產品。經過實際拉力測試,白鳥續航時間最長可達10個小時, 最大的負載能力15KG,抗風達7級,具備已知同級別最大升阻比、同樣航時下的最大載重能力。
其次白鳥的氣動力設計,經過中科院超算中心4輪4周3000萬網格的數值風動計算,升阻比相較市面同類產品提高近90%。航空鋁材質,耐用,與翼龍II同一生產線的機體可達2000小時壽命。
作為泛用型無人機平臺,白鳥聯合國內外一流載荷及配套方已形成4大方向(成像、監控、戰術應用、中繼通信)14種行業應用系統方案,在同樣量級的行業工作中,成本僅為有人機的1/10,效率可達普通旋翼無人機的30倍。可應用于測繪、石油、電力、安防、環保、鐵路、科研等各個前沿場景。
點擊查看全文(剩余0%)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