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自根開展義診活動
中國江西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陳佳、記者 李小濤報道:他是一名鄉村醫生,也是一位肢體殘疾人,38歲的他二十年來一直默默地奮斗在鄉村醫療衛生和關愛殘疾人事業第一線。作為黨員的他,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愛崗敬業,甘于奉獻,本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職業操守,在平凡的崗位上努力奮斗,用自己殘缺的身軀鑄就人間大愛,給無數需要幫助的人送去溫暖和關愛。他就是周自根,萍鄉市上栗縣桐木鎮洪東村的鄉村醫生,現任上栗縣鄉村醫生協會黨支部書記、上栗縣肢體殘疾人協會常務理事和后勤部部長、桐木鎮洪東村農家書屋圖書管理員和殘疾人專職委員。他先后獲得江西省第八屆殘疾人文藝匯演團隊二等獎、上栗縣衛計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上栗縣優秀殘疾人專職委員、桐木鎮優秀黨員、桐木鎮優秀鄉村醫生等榮譽稱號。
心懷黨恩立志成才
周自根5歲時突患小兒麻痹癥,但由于家境貧困,手術治療遲遲拖著未進行。9歲那年他毅然向縣殘聯寫了一封求助信,希望能夠獲得免費矯治手術的機會,后來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幫助下,他先后做了3次免費矯治手術,第三次手術的成功讓這個年輕充滿活力的生命重新站了起來。所以他對黨和政府一直心存感激,也讓他萌發了學醫治病救人的想法。初中畢業后,他本想著繼續讀中專學醫,但同時哥哥也考上了大學,家里的經濟條件不允許,所以他不得不放棄學醫之路,轉而學廚賺錢補貼家用。
18歲那年,哥哥大學畢業,家里的經濟也沒那么緊張,父母便不讓他學廚了,覺得這個職業太辛苦,怕他身體吃消,他想了想,還是要堅持當初學醫的夢想。1996年他師承縣中醫院中醫主治醫師柳曉春學習中國傳統中醫,在跟師學醫的三年里,他勤奮上進,虛心請教,深受跟班醫師的青睞和肯定。
1999年他憑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全國執業助理醫師證,2000年開始便在桐木鎮洪東村衛生所執業,一直到現在。期間,他多次參加進修和培訓,并主動擔任村殘疾人專職委員。2015年他和全縣鄉村醫生率先發起成立了上栗縣鄉村醫生協會,并擔任黨支部書記一職。2019年擔任上栗縣肢體殘疾人協會常務理事和后勤部部長。周自根表示,沒有政府和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便沒有今天的他,他也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饋社會。
周自根看望殘疾人
以心交心關愛殘友
也許因為自己也是殘疾人的緣故,所以周自根更能感同身受,殘疾人是一個渴望被理解、尊重、關心的群體。自2016年擔任上栗縣鄉村醫生協會黨支部書記以來,他充分利用自己在鄉村醫生中的影響,時刻提醒并號召全縣鄉村醫生關注和了解殘疾人這個特殊的群體,給他們送去關愛。2017年全國助殘日,他組織了“關愛殘疾人,溫情滿社會”為主題的走訪慰問活動。這次活動在他的倡導和努力之下共募捐資金17570元,所有募捐資金全部用于走訪慰問全縣40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和上栗縣特殊學校。2018年全國助殘日,他再次號召協會班子成員積極捐款捐物共計4千余元,并將這些所捐款項和物品全部捐贈給了需要的殘疾人。每月的支部黨員活動日和重大節日的走訪慰問,他都是努力爭取把更多的機會留給貧困殘疾人。
他非常珍惜一年一度的殘疾人狀況與需求調查工作,因為能聆聽到來自殘疾人真實的聲音,能看到他們真實的生存狀況,能了解到他們真實的需求。在去年的一次調查中,他了解到建檔立卡戶陳金花患有精神殘疾,但未辦理殘疾證,更沒有享受過精神病免費救治服務。當得知這個情況后,他心急如焚,心想著一定要想辦法幫她解決這個問題。后來他積極聯系到縣鑒定醫院和縣殘聯,一起上門給陳金花辦理了殘疾證,又聯系了桐木衛生院幫忙辦理了精神病相關救助。在周自根心里,殘友就是自己的家人,而且始終把關愛殘疾人、服務殘疾人作為自己的本職工作,并不計回報的默默耕耘著。
周自根看望慰問殘疾人
熱愛公益奉獻自我
周自根既是一名黨員也是上栗縣志愿者聯合會的一名志愿者,一向熱心公益事業的他,始終默默地踐行著“我志愿,我快樂”的宗旨。兩年多的志愿服務之路,他就如同一塊磚,哪里需要往哪搬。他帶著體檢儀器為年老體衰的孤寡老人、五保戶、殘疾人進行常規體檢;他為貧困孤寡老人打掃衛生;在扶貧濟困慰問活動中,他為5戶深度貧困戶送上大米、豬肉等慰問物資;每年的九九重陽節到各鄉鎮敬老院為老人們檢查身體,量血壓、測血糖……公益路上留下了他忙碌而挺拔的身影,他用自己真誠的大愛,推動著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感動著周圍的每一個人。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他認為一個人活著不能夠僅僅是為自己,更要服務于他人,服務于社會。能為他人和社會奉獻自己,是件非常光榮的事情。行走不方便的他沒有想過能做很大的事情,他只想在可能的條件下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去幫助服務他人,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和有價值。他用一個肢殘人堅定而又執著的信念,用一位鄉村醫生誠懇而又真摯的愛心,筑起人間大愛,用心助人,樂于奉獻,將溫暖的陽光灑遍每一個需要的角落。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