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90后養蠶姑娘:用快手修好線上銷路

            2019-06-11 14:04:23     來源:中華網科技滾動

            幼蟲、成蟲、蛹、飛蛾,蠶的生命周期只有兩個多月,這短暫緊湊的“蠶生”,是快手老鐵們喜歡催更觀看的新奇事物,也是廣西宜州地區多數家庭賴以生存的經濟來源。

            廣西河池市宜州區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適宜蠶的生長條件。隨著宜州養蠶大軍的規模擴大與日益成熟,2013年宜州成為中國第一大桑蠶基地,全區大約90%以上的農戶以養蠶為生。土生土長在宜州德勝鎮的石蘭,如今也成為養蠶隊伍中的一員,1993年出生的她是村里少有的返鄉年輕人。3年前,她在刷快手的過程中堅定了返鄉養蠶的想法。

            進城又回鄉,“這一回,我就做個安靜的養蠶姑娘”

            時間倒退3年,石蘭當時還在廣東工作,但大城市的光環并沒照進石蘭的生活:“我之前在東莞打過工,在流水線上當過工人,重復的工作讓我覺得無聊,大城市讓人找不到歸屬感。我對那里的工作、路況再熟悉,也有種陌生感。”

            2016年,石蘭在刷快手的過程中堅定了自己返鄉的念頭:“當時每天下班就刷快手,是我生活中為數不多的樂趣,我看養殖各種蟲類的都有,但是一次養蠶的用戶都沒刷到,我當時就覺得這也許是個機會。”2016年4月,石蘭坐上了返鄉的火車。

            返鄉不久,石蘭在自己的快手賬號上(快手ID:canbb1818)發了第一條蠶寶寶的視頻。鏡頭下,白白胖胖的成蟲密密麻麻的躺在葉子上面。“蠶寶寶還有一天就吐絲了”,一句簡單的介紹,激起了快手老鐵們的興趣。“只聽說過蠶吐絲,還真沒親眼見過”,“好奇是怎么把這些蠶養活的”……石蘭的視頻獲得了20多萬的播放量,評論也達到了400多條。

            在快手上獲得一定關注后,石蘭開始每天記錄養蠶生活。“養蠶這件事,看著容易,其實里面有不少說法。我家全靠老媽20多年總結出的養蠶經驗。”如何挑選幼蠶、怎樣提高蠶寶寶的存活率、不同季節對蠶寶寶的影響……石蘭對于這些養蠶常識早已爛熟于心。

            枯燥的養蠶生活因分享而變得有趣

            據石蘭介紹,為了縮短蠶寶寶的養殖周期,家里會從當地的蠶種廠買來孵化好的幼蟲。健康的蠶寶寶會在回來不久進入休眠期,幾天后開始蛻皮,經過四次的休眠和蛻皮,蠶寶寶進入5齡階段后開始吐絲。“愛睡覺的蠶才是好寶寶”,石蘭說:“如果發現有一些蠶不愛睡覺,那它們多數是生病了。5齡蠶最容易發生病變,這個時候一定要做好室內通風,經常打掃衛生。如果病蠶數量多,就要考慮用藥了。”有用戶評論道:“原來懶蠶是優良品質啊,羨慕。”

            在石蘭的快手上,最常見的就是一家人一起撿桑葉。早上4:30起床,用前一天的桑葉喂飽蠶寶寶后,一家人開始上山撿桑葉。如果遇上下雨天,還要把葉子晾干,處理好的葉子作為蠶的午餐。下午4點左右,三個人又上山撿葉子。“每天干活很累也很枯燥,幸好有快手用戶們的陪伴。”從大城市返鄉后,除了家鄉的歸屬感,石蘭還在快手上獲得了另一種歸屬感——對養蠶職業的認同和熱愛。一改自己多年前“厭棄養蠶,向往城市”的想法。

            要富先修路 石蘭立志修好線上之路

            宜州當地雖然蠶養殖用戶眾多,但宣傳手段極少,絕大多數用戶都是賣給來上門批發的收貨商,價格自然壓得較低。石蘭用快手兩年多的時間,已經收到無數次的線上訂單,甚至還有 “合伙人” 找上門來。

            據石蘭介紹,“一只好的蠶可以吐絲700米,并且蠶繭厚重,這樣才能賣上好價錢。”根據蠶的生命周期,石蘭一家每月可以飼養兩批蠶寶寶,一次3萬多只,平均吐絲量200斤,根據蠶絲品質,價格會在25元上下浮動。一年賣十二批左右,石蘭一家的收入大約有6萬元。

            在養蠶之余,石蘭經常在快手上和其他人交流,越來越多的用戶成為預定客戶:“許多外地的加工商想從我這里買些蠶絲回去,還有人想和我合伙做。因為山里的快遞不是很發達,目前還沒有很好的辦法把零散的蠶絲運出去。不過很感謝快手能讓我遇到這些人,希望有一天能夠和他們合作。”盡管打通實際的運輸郵路仍存在難度,但線上客源已被她快手上的一條條真實記錄打通。

            石蘭一家的養蠶日常,只是快手中的一部分,還有許多類似的用戶,在用自己的方式從事著與蠶絲相關的工作。在“蠶絲被love絲影”(快手ID:A15068327846)、“桐鄉絲路蠶絲被廠”(快手ID:689602200)等快手用戶的鏡頭下,記錄了從蠶繭抽出蠶絲到制成蠶絲被的全過程。各行各業的用戶在快手上相遇、相識,快手作為紐帶,通過公平的流量分發機制,讓每個內容有機會被他人看到,給了每個特產、每個人甚至每個工種以更大更多的可能性。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