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消息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發布聲明,稱將華為公司及其附屬公司列入管制“實體名單”。禁止華為公司在未經特別批準的情況下購買重要的美國技術,并在國家安全的基礎上有效地禁止其設備進入美國電信網絡。
據報道,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名單”之后,美國多家企業下調營收預期,有企業稱“未能料到美國政府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
當地時間6月4日,思佳訊發表聲明稱,將下調2019財年第三季度營收預期,從此前預計的8.15億至8.35億美元,降為7.55億至7.75億美元;該公司給出的解釋是上月初在進行業績展望時,未能料到美國政府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自5月15日之后,思佳訊股價已累跌約12%。
除此之外,移動設備射頻和WiFi部件生產商科沃(Qorvo)已經對銷售指引做出調整,并表示不確定何時出貨量可能回升、光學組件制造商魯門特姆(Lumentum Holdings)也下調了營收預期、光電設備供應商新飛通光電(NeoPhotonics)則在進行類似調整的同時,還宣布減記部分庫存...
被美國商務部列入管制“實體名單”以后,谷歌、IEEE、ARM等先后暫停與華為的合作,亞馬遜日本也將華為相關產品都列入了缺貨或暫停預訂的狀態。
被封禁后,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表示,公司曾經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總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芯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華為為了這個以為永遠不會發生的假設為公司生存打造了很多“備胎”。
值得一提的是,與華為暫停合作之后不久,谷歌就重新上線華為Mate 20 Pro的安卓Q測試資格,IEEE也發表聲明稱解除對華為員工編輯和同行評審活動的限制。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