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芒種節氣的冷知識:為何要“安苗”、吃青梅?

            2019-06-06 09:14:29     來源:光明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6日電(記者上官云)“芒種忙,麥上場。”如農諺所說,每逢芒種節氣,田間地頭的農活總是會讓人們忙成一團。期間,在閑暇時間,也會有“送花神”、“嫁樹”等有趣的習俗。為了適應愈加炎熱的天氣,一般飲食習慣也會逐漸偏向清淡。

              “芒種芒種,連收帶種”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更是干支歷午月的起始。它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在農村,芒種前后是一段農事活動非常忙碌的時間,既涉及收獲,也涉及播種。

            資料圖:芒種節氣,田間一派繁忙景象。賀俊怡 攝

              比起立夏時,芒種的氣溫顯著升高,雨量比較充沛。但如果遇到大風、冰雹等天氣,往往會導致小麥無法及時收割、儲藏,對產量造成一定影響。

              “所以,在這個時候,與節氣相關的娛樂活動比較少,人們都在忙著搶收莊稼。”民俗專家王娟解釋道。

              關于芒種,有諺語說“麥黃農忙,秀女出房。”意思是說在此節氣,連女子也要下地幫助度過“農忙”;在河北某些地方,芒種這天則有“嫁樹”的習俗:用刀子在棗樹上劃幾下,寓意可以多結果實。

              “安苗”則是皖南的農事習俗,在明朝初期就有。大概在芒種時,種完水稻后,人們用新麥面做成瓜果蔬菜、五谷六畜的造型,然后蒸熟,用蔬菜汁染色,祈求五谷豐登、順遂平安。

              為何芒種要“送花神”?

              有趣的是,有資料顯示,芒種這天有“送花神”的儀式。民俗專家高巍介紹,舊時民間會在此時為花神餞行,“芒種時節天氣炎熱,百花開始凋零,這也是表示對花神的感激之情”。

              在《紅樓夢》中,也描寫了為花神餞行的活動。文字描寫道:“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這日,都要擺設各種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謝,花神退位,須要錢行。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

              “古代老百姓之間也比較流行類似儀式。在老北京城南有‘花神廟’,芒種前后會舉行廟會,還會舉行一些酬神表演。”高巍表示。

              天氣炎熱 飲食宜清淡

              “芒種”之后天氣炎熱,人們往往容易食欲不振。高巍說,這個時候飲食一般會偏清淡。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

              吃青梅或者青杏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堿平衡的功效。

              只不過,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與新麥面一樣,芒種時一些花也可以做成食物,如槐花等等。高巍介紹,從古至今,人們都意識到夏季新陳代謝旺盛,會有意識地吃一些應季的新鮮水果食材,“‘芒種’的到來有提醒人們注意清補的意思。

              “舊時流傳的一些說法自有道理。現代社會,人們可能在夏季還照樣大魚大肉的進食,但可能并不利于身體健康,所以一部分芒種習俗仍然可供借鑒。”高巍總結道。(完)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