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百度告別BAT?互聯網“鐵王座”爭奪史

            2019-05-31 10:46:42     來源:鳳凰網

            長期被唱衰的百度,終于到了正式告別BAT的關鍵時刻。

            過去30天,受業績下滑和高管離職等因素影響,百度的股價跌去30%,市值蒸發200億美金。美團趁勢趕上,市值一舉超越百度,正式取代百度在BAT的位置。

            吃瓜群眾再一次搬出了小板凳,扳著手指頭盤算,美團在百度的位置上到底能坐多久。上一次,如此接近百度的公司還是京東,但那已是兩年前。

            BAT這個名稱的確切出處,已經很難考證。2011年,百度市值達到460億美金,成為當時國內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與此同時,騰訊和阿里也已奠定各自的江湖地位,巨頭雛形初顯。大約在那個時候,BAT的說法流傳開來。

            這個稱呼,代表著互聯網江湖的霸主地位,猶如熱播美劇《權力的游戲》中的“鐵王座”。

            鐵王座代表著權力、欲望、功利、壟斷,以及先發優勢、行業壁壘、資本打壓……為了保持地位,巨頭們開疆拓土,構筑起創業公司無法逾越的高墻。

            在這場權力的游戲里,對互聯網界鐵王座的爭奪,從來就沒有停止。小米、360、京東、美團、今日頭條、滴滴……這些公司迅速崛起,并向BAT發起挑戰。于是,TABLE、T M D等名稱出現,它們代表下一代“新王”。

            這段歷史如同戰爭年代的勇士決斗一樣精彩,它關于理想和秩序,壟斷和挑戰,追隨和反抗。那些互聯網公司收割了時代浪潮中的紅利,它們的創始人則加冕稱王,成為人們眼中的商界英雄。

            然而,常勝將軍并不好當。當北境的風雪裹挾著漫漫長夜來臨,那些沒做好過冬準備的“舊王”,不得不從鐵王座的位置退場。

            過去人們總是滿懷好奇,下一個登上鐵王座取代百度的公司,究竟會是誰。現實是,中國互聯網在見證了BAT、TABLE、T M D的崛起之后,正式進入“兩超多強”的時代。

            歷史還在不停推演,一個亙久不變的真理是:舊的秩序會瓦解,新的巨頭會再次發起挑戰。《權力的游戲》已經完結,但商業世界里的競爭遠未停止。

            三分天下

            “搜狐可以說是中國互聯網除了BAT之外的第四股力量,要重新崛起。”

            張朝陽又開始畫大餅了:這一次,他沒有再提當年勇,卻扯上了BAT。

            在2018年的冬天來臨之前,張朝陽召集公司員工開了一次WORLD大會,會上他重點提到了兩個關鍵詞。一個是AI,他說AI很重要而且搜狐每天都在做。第二個是BAT,他說自己歸來仍是少年,搜狐要成為BAT第四。當他說這番話的時候,成立不滿三年的創業公司趣頭條,剛在美國上市不久,市值是搜狐的兩倍。

            張朝陽憋著一口氣,不想服輸。他想著在55歲來臨之前,再拼一把,敲打敲打BAT三巨頭。

            null

            遙想當年,搜狐可是中國互聯網門戶時代的扛把子。張朝陽作為創始人,“網絡三劍客”的光環加身,一時風光無兩。

            那是2000年,搜狐、網易、新浪三大門戶紛紛赴美上市,以拓荒者的形象站在互聯網頂峰傲視群雄。當時還沒有BAT一說,淘寶還沒有問世,QQ還只是在學生中流行,三大門戶卻是全網民最愛,風靡互聯網界。

            門戶度過了舒服的幾年。但好景不長,從2005年開始,它們在互聯網界的霸主地位開始受到挑戰。

            2004年,騰訊在香港上市,并從2005年開始在市值上超過三大門戶。2005年,百度在納斯達克上市,當日收盤價較發行價暴漲353.85%,瞬間誕生了近百位百萬富翁。同樣是在這一年,淘寶網先后超越了eBay易趣、日本雅虎、沃爾瑪,成為亞洲最大的網絡購物平臺。就像坐上了噴氣式火車,百度、阿里、騰訊迅速崛起。

            2008年之前,三大門戶雖然四處受敵,但在體量上依然是互聯網的主流。

            移動互聯網讓BAT徹底騰飛。2009年,中國頒發首張3G牌照,宣告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百度、阿里、騰訊抓住這一波浪潮迅速崛起,分別把持了搜索、電商、社交三大入口,牢牢占據了先發優勢。而三大門戶船大難調頭,從此被遠遠甩在身后。

            null

            BAT歷年收入(億元) 制圖/ 燃財經

            2011年3月,百度市值達到460億美元,摘下中國互聯網第一頭銜。從這個時候開始,BAT三巨頭的說法開始流傳開來。中國互聯網由BAT三分天下的格局,就此形成。

            周鴻祎曾如此總結張朝陽的掉隊:“他是一個好人,但好人一般打不過壞人。”

            2009年開始,搜狐高管大量出走,昔日榮光一去不復返,徹底跌落鐵王座。張朝陽一度患上抑郁癥,數次閉關又回歸,但未能扭轉頹勢。

            這種格局演變幾乎無法避免。互聯網江湖狠角色太多,留美博士張朝陽,確實少了點王者霸氣——他的夢想是成為舞臺中央的super star,而不是鐵王座上的王。

            “上桌”較量

            得真龍者得天下。

            張小龍——這個頗具傳奇色彩的產品人,被認為是互聯網界的“真龍”。他憑借著微信這款全民級應用,幫騰訊打下了半壁江山。

            實際上,在騰訊找到“真龍”之前,BAT的格局尚未徹底鞏固。當時還存在另外兩股勢力:小米和360。他們和BAT一道,并稱為“TABLE”。

            null

            2018年“TABLE”收入及凈利潤(億元) 制圖/ 燃財經

            雷軍堪稱中國互聯網先民。在三大門戶和BAT的創始人發家之前,雷軍早已名滿江湖。1995年,雷軍坐鎮北京金山,三大門戶尚未誕生。周鴻祎當時還在方正做程序員,每天擠3個小時的公交上班,而雷軍已經開上了桑塔納。“當時對我來講,雷軍算是傳奇人物。”周鴻祎曾回憶。

            null

            TABLE的說法出現在2011年。當年7月,雷軍在離開四年后再次重返金山擔任董事長,迅速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大家突然發現,創辦才一年的小米公司,員工已經超過200人,來勢異常兇猛。更讓人驚訝的是,雷軍已經默默投資了凡客網、UCweb、多玩網、資費通、樂淘、7K7K以及拉卡拉等十余家公司,被人稱為“董事長專業戶”。

            有人盤點了雷軍旗下的公司,為其做出了150億到200億美元的估值,成為繼騰訊、百度、阿里之后,互聯網江湖的第四大力量。這是雷軍從軟件勞模變成互聯網英雄的一年。

            和雷軍的謹慎行事不同,同為湖北老鄉的周鴻祎,則扛起AK47對準BAT四處開炮。九年前的“3Q大戰”,讓周鴻祎一戰成名。

            null

            在這場由騰訊主動挑起、360被迫防御,圍繞安全軟件市場的爭奪戰中,周鴻祎展現出了超強的戰斗力和輿論號召力。雙方從技術戰、公關戰,一直打到訴訟戰。歷史上被騰訊模仿并終結的新興互聯網企業產品不勝枚舉,但周鴻祎不想屈服。

            “3Q大戰”最終在2010年下半年因為工信部的介入而休戰,以360敗訴終結。但這場戰役讓騰訊“贏了官司,輸了名聲”。周鴻祎則收獲了高漲的人氣,次年360在美國高調上市。

            于是,周鴻祎成了那個“唯一真正被BAT三家輪流吊打,沒有被打死”的人。關于互聯網第一陣營的說法開始發生變化,當時業內流傳的是一張桌子——“TABLE”,T是騰訊,A是阿里巴巴,B是百度,L是雷軍系,E是周鴻祎系。

            這個局面并未維持多久。2011年,雷軍開始意識到,真龍的力量不容小覷。

            張小龍曾在1997年跟雷軍有過短暫接觸,當時金山打算收購張小龍的FoxMail,但最后交易沒談攏。2005年,FoxMail被騰訊收購,張小龍被馬化騰收編。2011年,微信正式推出, 433天用戶數量就突破了1億。 

            null

            在隨后的競爭中,雷軍的米聊最終沒干過張小龍的微信,張小龍則被擁躉者們稱為產品之王。

            2018年,小米在港股上市,但并沒有達到理想的千億美金市值。相反,業內開始質疑小米并非一家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公司,而只是一家硬件公司。360從美股私有化退市并登陸A股,但一年內市值腰斬,不復昔日榮耀。

            TABLE這張桌子,在鐵王座前瞬間瓦解。

            小巨頭崛起

            馬化騰憑借著“真龍”穩坐鐵王座,但前來挑戰的勇士絡繹不絕。九年前,站在馬化騰前面的人是周鴻祎;九年后,這個人換成了張一鳴。

            null

            這個純粹的技術男不善言辭,信奉“大力出奇跡”的商業哲理,理性得就像一臺機器。2012年才誕生的今日頭條,憑借“機器推薦”的殺手锏,將互聯網的新臣老將打得目瞪口呆。

            人們常常搞不懂,今日頭條這樣一家被傳統互聯網人貼上“low爆”標簽的公司,怎么就一夜之間成了巨頭。張一鳴說話一本正經,既沒有馬云高談闊論的風度,也沒有周鴻祎大殺四方的霸道。誰給了他跟BAT對打的底氣?

            張一鳴并非等閑之輩。他用七年時間將字節跳動的估值做到了750億美金,和馬化騰在朋友圈互懟,挑起“頭騰大戰”。百度流失的程序員和工程師,很大一部分來到了今日頭條的APP工廠。

            張一鳴來勢洶洶,不斷蠶食對手領地,而且不站隊BAT,顯有自封為王的野心。

            實際上,今日頭條所代表的,是試圖挑戰BAT的新勢力——T M D(今日頭條、美團、滴滴)。這三家公司在資本的助推下,儼然已經成為可以叫板BAT的新興小巨頭。

            2015年起,中國互聯網行業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并購高潮。滴滴與快的、滴滴與優步中國、58同城與趕集網、美團與大眾點評網、攜程與去哪兒,這些大型并購案相繼發生。經過了前期的攻城略地,羽翼漸豐的小巨頭們通過不斷消滅更小的對手,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當行業只剩下頭部兩個玩家,彼此又無法徹底打倒對方時,并購成了雙方最好的妥協。

            在這起并購潮中,誕生了T M D的另外兩個重要成員:滴滴和美團點評。

            阿里中供鐵軍出身的程維,挖來柳傳志的女兒柳青,燒掉數十億美金,將滴滴做到共享出行的霸主地位。但在他身后,騰訊和阿里的身影若隱若現。

            null

            王興在不停拓展美團的邊界,在BAT的夾縫中尋找尚未被開發的價值洼地。他選擇站隊騰訊,但這并不意味著懼怕BAT。嗆聲阿里,調侃百度,對于王興來說并不稀奇。

            null

            滴滴和美團的擴張版圖,更多是在BAT無暇顧及的新興市場,但今日頭條將戰火燒到了百度和騰訊的大本營。

            在信息流大戰中,張一鳴憑借智能推薦算法,一步步蠶食百度的地盤。在短視頻戰爭中,張一鳴用抖音這種“算法+短視頻+開放式關系”的產品,奇襲了騰訊的社交大本營。

            作為T M D中唯一一個沒有接受BAT投資的新興巨頭,今日頭條成為鐵王座爭奪賽中,最大的變量。 

            兩超多強

            無論冬天是否已經來臨,離冰雪長城最近的百度,都毫無懸念墜入了寒冬。互聯網從此沒有BAT。

            事實上,AT爭霸、兩超多強的中國互聯網格局,已經形成。

            從市值來看,阿里和騰訊是中國互聯網僅有的兩個進入千億美金俱樂部的公司,目前市值穩定在4000億美金,二者相互爭奪亞洲第一的寶座。另外,AT通過投資不斷將觸角延伸至曾經難以觸達的領域。以騰訊為例,過去十年,它投資了超過700家公司,持股超過5%的公司總市值加起來超過5000億美金。

            在AT之外,第二陣營的公司包括百度、京東、網易、T M D、拼多多等,其中既有老牌巨頭,也有新興獨角獸。

            null

            互聯網巨頭市值/估值(億美元) 制圖/ 燃財經

            估值參照《2019一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

            市值截止至2019年5月30日20時

            京東曾一度要取代百度的位置,“BATJ”的說法廣為流傳。但京東在2018年遭遇寒冬,市值腰斬,劉強東在風雨飄搖中啟動內部變革。老司機丁磊顯得淡泊許多,高筑墻,緩稱王,一直穩在互聯網市值前五的位置。

            然而,AT對互聯網格局的把控能力遠超以往。在AT的巨頭陰影籠罩下,無數創業公司俯首稱臣,同時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開始將巨頭列為風險因素。美團點評、拼多多、搜狗、微盟,這些創業明星公司都接受了騰訊不同比例的投資,并先后IPO,但都在招股書中提到了依賴騰訊的風險。

            AT把持著互聯網的核心入口,每一個想要上船的玩家,都要交一筆過路費。這讓公司之間的商業競爭,變成了草根創業者對壟斷者的反叛,成為周鴻祎眼中“互聯網創新力量和壟斷力量的斗爭”。

            但另一方面,沒有任何一家巨頭可以高枕無憂。

            令巨頭不安的事實是,如今互聯網的更新迭代速度不同以往,資本批量制造獨角獸的效率大幅提升。新奇的玩法層出不窮,四兩撥千斤的案例屢見不鮮。即使坐上鐵王座,也并非從此高枕無憂。

            null

            從0到250億美金估值,從名不見經傳到中國第三大電商,拼多多只用了3年時間;從創辦到成功赴美IPO,超越老牌巨頭搜狐,趣頭條只用了兩年時間;開出兩千多家店面,在納斯達克敲鐘,瑞幸咖啡只用了一年半。

            “這個世界是大于BAT和T M D的,因為創意的源泉是源源不斷的,巨無霸會越來越多。” 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徐傳陞此前在接受燃財經(ID:rancaijing)專訪時說。

            另外,業內普遍認為,2019年將成為5G商用元年。按照以往經驗,每一波技術變革,意味著新一輪行業洗牌,將帶來新的業態顛覆和格局重構。

            在這段歷史里,巨頭們迎風起舞,對鐵王座的爭奪猶如一首商界的冰與火之歌。大幕拉開,英雄登場,無法結束。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null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