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護車比預計提前近兩小時到達醫院
女嬰進入出生矯治診室檢查
目前慈善機構接手照顧女嬰
21日,北京交警通過微博發布稱,一名嬰兒需進京治療,提醒司機注意避讓一輛牌照為晉L0J78的救護車。當天19時50分,救護車到達陸軍總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院。
“這個孩子是撿來的。”在醫院的停車場上,負責護送孩子進京的蒲縣愛邦社區公益服務中心主任時利軍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這個來自山西的嬰兒是名棄嬰。
民警公園晨練發現棄嬰
5月16日清晨5點40分左右,一位晨練的民警,在山西蒲縣醫院對面的公園長凳上發現被遺棄的女嬰,“女嬰旁邊放著一些衣服、奶粉和一張字條。”時利軍說,他隨即撥打電話報警,并通知當地民政部門、縣醫院和救助機構進行專門的陪護。
5月18日上午,時利軍和蒲縣愛邦社區公益服務中心的志愿者們驅車3個多小時,從市里帶著奶粉、尿布等嬰兒必需品趕到了醫院。“女嬰被撿到時裹著的抱被特別破,已經開了線,孩子穿的衣服也是破舊的。”時利軍說,女嬰有高發性癲癇,一天最多抽搐20多次,當地醫院條件有限,醫生給孩子做了個CT,判斷可能是腦部發育不完全導致的。“當地醫療條件有限,為了保住孩子的命,我們選擇來北京就醫。”
當天,時利軍與北京春苗慈善基金會的秘書長取得了聯系,經過多方協調,為孩子爭取到了21日赴京就醫的機會,并為孩子取名“晉吾心”。
時利軍表示,因為孩子來自山西,所以姓“晉”,取自諧音“盡吾心”。
半路接上“臨時媽媽”
21日,時利軍抱著晉吾心跟隨救護車一路北上,趕往陸軍總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院就醫。“我們在半路接上了一名志愿者負責照顧孩子,她是臨時請假來的。”時利軍說,自己是個大老粗,不太會照顧嬰兒。
去北京就醫的路程一共800公里,“前一百多公里山路,可能是暈車,晉吾心哭鬧不停。”他說,到了市區,接到了臨時請假出來的志愿者,由她抱孩子就好多了,一路開始了“睡眠模式”。
時利軍說,一路上山西、河北和北京等地的交警一直在和救護車聯系,經過交警們的工作,一路通暢,比預期的時間早到了將近兩個小時,21日19時50分到達陸軍總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院。
孩子由慈善機構接手照顧
21日晚,女嬰被安排進神經內科住院。目前晉吾心已由北京春苗慈善基金會接手照顧。據悉,北京春苗慈善基金會平均每年花費1500余萬元用于救助兒童,其中70%用在醫療方面,30%用在孩子護理費用上。
基金會秘書長透露,孩子剛剛完成檢查,正由基金會的看護人員照顧。如果孩子經過檢查發現僅需要養護,會被送往基金會在順義的養護所。如果確診后明確需要手術治療,也將由基金會“重癥孤兒”項目負責,留院治療。“待孩子康復,情況穩定后,我們會將她送回原籍進行身份登記和辦理入住福利院的手續。”
時利軍說,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正調取公園周圍的監控錄像。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