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西蘭先驅報中文網報道,一項最新發布的科學研究表明,通過貓傳播的微生物寄生蟲病是造成新西蘭兩種珍稀海豚死亡的主要(非漁業)原因。
報道稱,新西蘭水與大氣研究所、梅西大學和Quantafish組織聯合進行了一項為期18個月的研究。研究發現,海域離岸較近增加了其他因素對海豚的威脅,包括由貓傳播的弓形蟲病,而這種病菌會沿著溪流和河水流入海洋。
雖然弓形蟲病鮮為人知,但它是是由原生動物寄生蟲(剛地弓形蟲)引起的疾病。貓是弓形蟲的最終宿主。新西蘭本土已經有兩種鳥類(幾維鳥和木鴿)死于這種病。
研究還指出,死于弓形蟲病的海豚數量很可能比商業捕魚導致的死亡數量要多得多。據悉,自2007年以來,弓形蟲病已導致9只毛伊海豚和赫氏矮海豚死亡,超過商業捕魚造成的海豚死亡數量。
新西蘭海產組織首席執行官提姆·潘克赫斯特表示,漁業方面正在努力阻止海豚死亡現象,他們對研究結果表示歡迎。
“人們已經認識到商業捕魚不再是對海豚可持續性的最大威脅。我們也得以進一步阻止海豚死亡現象”,潘克赫斯特說,“自2002年以來,沒有毛伊海豚因為商業捕魚而死亡。”
據報道,毛伊海豚是世界上種群數量最稀少的海豚,也是只生活在淺水區、新西蘭獨有的一種黑白相間色的海豚。根據最近調查數據,毛伊海豚群體的數量只剩下63只。由于是世界上體形最小的海豚之一,毛伊海豚還被稱為“海中霍比特人”。
赫氏海豚也是新西蘭海域的獨有物種,它的數量相對多些,大概有1.5萬只。赫氏海豚主要出現在新西蘭南島附近海域。毛伊海豚和赫氏海豚都喜歡陰天在沿海水域出沒,主要食物來源是紅鱈魚和小型近海魚。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