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袁仁國!
作者 米蘭
掌舵“茅臺”二十年的袁仁國終于將權力之棒交給了他的繼任者。
5月6日晚,茅臺集團領導干部大會宣布重要人事決定:提名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為茅臺集團董事長人選,袁仁國不再擔任茅臺集團董事長職務。
自1998年接任總經理,后任董事長,在袁仁國的帶領下,茅臺終在2018年成為全球市值第一酒類制造商,而這一年,也是袁仁國問鼎茅臺權力之巔整整20年。
如今的茅臺,2017年營收582.18億元,凈利潤270.79億元,成為全國股價最高的上市公司之一。
袁仁國與李保芳交接的消息傳出后,受此影響,5月7日,貴州茅臺股價大漲,截至收盤,貴州茅臺股價漲5.33%,每股報698.17元,市值增加逾443.44億元。

至此,貴州茅臺告別了“袁仁國時代”,正式迎來了“李保芳時代”。
對于辭任原因,袁仁國回應稱,是因為年齡原因。據悉,袁仁國今年61歲,從1975年開始他就在茅臺工作,去年10月已到正式退休年齡。
實際上,袁仁國退休的消息此前就曾有過傳聞。2017年1月5日,貴州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任命袁仁國為貴州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當時,媒體報道稱,“執掌茅臺多年的袁仁國可能將不再擔任茅臺集團、貴州茅臺股份公司董事長一職”,但當時被袁仁國辟謠。
回顧整個“袁仁國時代”,貴州茅臺經過了一系列組織變革及經營調整,漸已發展成為茅臺集團核心資產及醬香型白酒龍頭。
據悉,袁仁國從1975年進入貴州茅臺酒廠,歷任辦公室秘書、辦公室副主任、車間主任、支部書記、廠長助理、副廠長、黨委委員,茅臺集團董事、副總經理、黨委委員,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務。
值得注意的是,自1998年袁仁國先接任總經理,后以董事長身份執掌貴州茅臺,至今歷時20年之久。20年來,袁仁國伴隨著茅臺酒廠一路成長,也見證了貴州茅臺酒價的一路飛升。
20世紀90年代之前,茅臺酒價格是國家核定零售價,價格從最初的7元/瓶,漲到后來的140元/瓶;20世紀90年代引入市場競爭,茅臺酒的零售價格在200元/瓶左右,變化也不大,但進入21世紀后茅臺酒價格則變化較大。

當然,隨著茅臺酒價的提高,貴州茅臺的股價也是直線飆升。
經統計,“袁仁國時代”貴州茅臺股價相比2001年的發行價已漲超150倍(后復權),最高一度逼近800元/股,市值也曾經在1萬億上方短暫停留,最高市值也相當于貴州省2017年度GDP的近74%。
甚至于,網絡平臺上曾有人笑議:“茅臺成為全球最大市值奢侈品公司,還拿下全球最有價值的收藏品之稱。”
其實,自2017年以來貴州茅臺酒市場價格已經不斷上漲,一瓶難求現象頻現,53度飛天茅臺市場價2000元/瓶也并不罕見。一箱茅臺的價格可以買一款LV包包已經不是傳說,茅臺集團也一再出臺嚴厲的控價措施。
或許,貴州茅臺酒被賦予的“特殊意義”,成為了貴州茅臺股價不斷飆升的原因之一。
據統計,貴州茅臺2017年報顯示,該年度實現營收582.18億元,同比增長49.8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70.79億元,同比增長61.97%。
此外,2017年報還公布了新的分紅方案,每十股派發現金紅利109.99元(含稅),達到了其歷史分紅額度的最高點。
對于袁仁國來說,這或許為他的職業生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但事實上,很難圓滿。
除茅臺集團自身歷經多次爭議外,袁仁國本人也曾幾次“無意”陷入輿論漩渦,如廣為人知的“記者”身份。
2012年底,媒體突然曝出,身為貴州茅臺酒董事長的袁仁國竟持有某國家級媒體的記者證。
一時,輿論炸了鍋。根據2009年頒布的《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要想領取記者證,必須在新聞機構編制內從事新聞采編工作的人員。條例還專門強調是指新聞采編人員與其所在新聞機構簽有勞動合同。
那么按照這個標準,袁仁國領取記者證似乎是不合乎規定的,但他怎么就擁有了記者證呢?
原來,袁仁國的愛好有兩樣,其一就是寫作,以前他的一些文章《解讀國酒茅臺的品牌價值》等論文還曾經在國家級的期刊上發表過。經某媒體報道,袁仁國的記者證是2009年頒發的。在此之前的在很多年,袁仁國作為特約記者給某報社供稿,并由此獲得報社“給予”的記者證。
但他并不符合持有記者證的資格,這一點毋庸置疑。最終,事件以注銷袁仁國記者證、涉事媒體被罰而告終。
也曾有媒體認為他的記者證或是投放廣告“換”來的,也有質疑稱或背后有諸多不可描述的內幕,但如今,袁仁國已退,往事如煙,曾經的疑問也將隨著他的卸任煙消云散。
那么卸任后的袁仁國又將去向如何?
李保芳接棒后,關于目前袁仁國離任后的進一步去向,茅臺集團方面未作進一步回應。
但市場人士分析認為,隨著袁仁國的離開,茅臺將正式進入“李保芳時代”。2015年,李保芳從貴州省經信委主任任上履新茅臺集團,出任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留給外界的印象是,對經銷商實行鐵腕管理,并對茅臺酒執行穩定價格措施。
公開資料顯示,李保芳,男,曾任貴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分管常務工作,正廳長級),省委國防工業工作委員會副書記;貴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省委國防工業工作委員會書記。
某媒體報道稱,李保芳為茅臺集團2018年發展明確六項任務:實施三項改革,牢記兩種責任,運用兩種思維,建強兩支隊伍,完善新型體系,夯實營銷基礎,緊扣“一個主題”,推進文化服務雙提升。
此外,在2018的年度工作會上,茅臺高層將2018年集團目標從800億元(人民幣)改為900億元。從最初所提的“(2018年)增加一百億”,到“力爭至少800億以上”,再到“實現含稅收入900億元”。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