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義烏市人民政府主辦,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義烏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中義國際會展(義烏)有限公司承辦的第14屆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會浙江非遺生活館,在義烏國際博覽中心E1館開幕。本屆活動以“享文化、樂旅游”為主題,以“非遺+、非遺家、非遺嘉”為主線,以非遺衍生品(非遺產品、作品)為展示展示展銷內容,充分展示近年浙江省非遺保護成果,并以此推動非遺旅游商品的開發培育,為文旅融合發展作出貢獻。
(一)轉變定位,展現非遺與旅游融合背景下的浙江實踐成果
近年來,非遺蘊含旅游興起的六大要素 -- 商、養、學、閑、情、奇,非遺與旅游之間相互融合和借力,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關注。為順應非遺保護趨勢,呈現浙江非遺與現代生活相近相融相生的良好態勢,本屆中國(義烏)文交會浙江非遺生活館在功能和定位上,進行了轉變與提升。本屆活動遵循“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保護理念,推動非遺與生活相融,使非遺進入市場、植入產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源”動力和軟實力。圍繞“以展會推進文旅業態”這一新目標,側重商貿和業態拓展,充分突出非遺展“文化,技藝,活態,體驗”的特點,為非遺傳承人、非遺企業和從事非遺文創的企業主創造交流和展銷平臺,并以展會舉辦為基礎,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和帶動發展的社會效應。發掘組織與旅游發展有緊密結合的非遺作品、產品、衍生品,使其同時作為旅游產品(用品、紀念品),拓展銷售渠道。本屆浙江非遺生活館在非遺旅游商品推薦、非遺演藝項目推薦、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機制探索等方面也形成了更為廣泛的思路、展示與合作。
(二)展陳設四大板塊,結合義烏商貿優勢加強市場拓展
本屆浙江非遺生活館從文化地理的角度,設置山魂、海韻、澤被、家園等四大板塊,以具有傳統文化元素、富有民族文化特色,又能充分融入文化消費的非遺產品、作品為內容,邀請一批具有浙江傳統工藝特色、創造性轉化成果突出的非遺項目(衍生品牌)開展展示展銷活動。“家園”是浙江非遺生活館常設板塊,以“家﹒生活”的場景布置,使人們進一步親近傳統文化,并通過互動體驗得到教益與啟發。四大板塊集中反映了浙江豐富的非遺資源及在當下轉化發展的新風貌,通過整合各方面力量,充分挖掘非遺資源轉化為文化消費,從而更好的服務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潛力。本屆浙江非遺生活館還設置了非遺大舞臺,舉辦浙江省優秀表演類非遺項目展演,以此推薦優秀非遺演藝項目。展會期間,將有20多個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將登上舞臺,為觀眾呈現一場場生動的“浙江好腔調”。
(三)非遺旅游商品發布,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遺名品
本屆浙江非遺生活館將發布浙江省100項優秀非遺旅游商品。今年3月,為進一步促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影響力的非遺旅游名品,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開展了浙江省優秀非遺旅游商品評選活動。通過好中選優,遴選出一批在非遺傳播和旅游服務中發揮積極作用,能夠充分體現浙江地域文化特色和資源特點,商品主題鮮明、市場聲譽好、深受大眾歡迎的非遺旅游商品。啟動以來,各地踴躍申報。經申報和專家評審,最終100項非遺旅游商品脫穎而出。浙江省優秀非遺旅游商品發布暨頒獎儀式將于4月29日上午舉辦,屆時騰訊大浙網將全程直播,紙媒和網上媒體同步發布。此外,還將舉辦傳統工藝設計轉換分享會,推動參展單位和傳承人與電子商務平臺開展更多合作。
非遺旅游商品對于推動非遺保護利用更好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積極的意義。本屆浙江非遺生活館的發布只是個新的起點,有關職能部門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非遺資源的挖掘闡發,通過提高傳承實踐水平,為旅游業注入更加優質、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內容。充分發揮旅游業的獨特優勢,為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振興注入新的更大的內生動力。
責編:張陽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