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國產紀錄片發展令人振奮要當好國家的相冊

            2019-04-29 10:07:15     來源:海外網

            談到世界電影票房冠軍,也許你腦海里會馬上跳出許多美國好萊塢大片,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國的國產紀錄片已經連續兩年蟬聯世界紀錄電影票房冠軍。一是2017年的《二十二》,約為1.7億元人民幣;另一個是2018年的《厲害了我的國》,票房約為4.8億元。

            據新出爐的《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19》透露,10年來,中國紀錄片年生產投入和生產總值均逐年增長,從2009年5億元人民幣起步,逐步進入高速發展期,產業規模10年間增長了12倍。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中國紀錄片生產總投入為46.02億元,同比增長16.4%;生產總值為64.45億元,同比增長接近7%。2009年以來,中國累計出品紀錄電影286部,2018年生產紀錄電影57部,16部在院線上映,半數以上為社會現實題材,累計票房5.26億元。

            如今,中國紀錄片有三大主題稱雄,分別是改革開放、歷史文化與美食。《舌尖上的中國》誕生的2012年為品牌元年,由此開啟了美食紀錄片熱潮。2018年,騰訊視頻出品的《風味人間》以矩陣方式進行傳播,獲得超過10億次點擊量。嗶哩嗶哩播出的《人生一串》也受到年輕觀眾的追捧。文化紀錄片引發大眾關注,《如果國寶會說話》以輕盈的姿勢講述文化積淀深厚的國寶,貼近時代;《歷史那些事》則以另類視角重新詮釋歷史,既有熱贊,也有爭議。在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張同道教授看來,中國紀錄片發展是政策、平臺與市場合力的結果。

            國產紀錄片的發展令人振奮,但同時也要看到,年輕一代的紀錄片觀看方式已然改變,網生代正在或將要成為主流受眾,互聯網思維將影響紀錄片的未來。短視頻最近兩年的爆發性增長,令人矚目。紀錄片的文化價值與美學個性,已經受到了很大挑戰,如何建設紀錄片良性文化生態成為業內人士的新課題。更重要的是,紀錄片常常被看作國家的相冊,紀錄片代表中國聲音走出去的力度越來越大,將承擔更重要的角色,期待紀錄片人承擔起越來越多的責任和使命。(文 依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4月29日   第 07 版)

            (原標題:國產紀錄片要當好“國家的相冊”(墻內看花)

            責編:季冉冉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