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交通運輸部今天舉行例行發布會,介紹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設施聯通分論壇取得的合作成果,以及五年多來“一帶一路”框架下,交通領域對外合作的情況。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介紹,在4月25日舉行的設施聯通分論壇上,會議圍繞“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深化重點領域務實合作”兩個議題展開討論,達成了涉及交通、能源、通信等35項合作成果。五年多來,“一帶一路”參與國的交通基礎設施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在共商方面,以政策、規則、標準對接為重點的“軟聯通”合作不斷加強。與相關國家簽訂的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總數已達18個,簽訂的海運協定達39個,與62個國家簽訂了雙邊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與45個國家實現直航,與21個國家簽署了郵政合作文件,“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政策體系初步形成,設施互聯互通合作更趨順暢。
在共建方面,以“六廊六路多國多港”合作為主線的“硬聯通”持續推進。在東非有了第一條高速公路,馬爾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橋,比雷埃夫斯港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集裝箱港口之一,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4萬列,到達歐洲15個國家49個城市,陸海新通道建設成效顯著。
此外,在肯尼亞,被稱為“世紀工程”的蒙內鐵路建成通車,累計為當地創造了將近5萬個工作崗位。隨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程度加深,人員往來頻繁,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
責編:彭寧鈴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