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4月27日電 “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文藝志愿服務小分隊“送歡樂、下基層”走進嶺南活動,于4月27日在廣州市海珠區黃埔中學舉行啟動儀式,小分隊將通過研討會、“嶺南風物——民間文化大講堂”“民間文化微課堂”“到大師工作室去”、傳統文化進校園等形式,在廣東舉辦40場傳統文化傳承活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普及教育。
“送歡樂、下基層”是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的文化惠民品牌活動,多年來堅持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把歡樂送到千家萬戶。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負責人、專家,廣東省文聯、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廣州市文聯以及各地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負責人,傳承基地代表,嶺南風物民間文化大講堂培訓師,黃埔中學師生約200人出席啟動儀式。
據了解,一直以來,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和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高度重視優秀民間文化的弘揚與傳承,不斷創新傳承傳播方式,加強優秀民間文化的宣傳和普及。2018年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廣東省嶺南民間工藝研究院成立“嶺南風物——民間文化大講堂”,現有70多家培訓工作室,近200名民間文化培訓師,分布省內各個地市,以“請大師到課堂來、到大師工作室去”為授課特色,內容包括雕刻類、刺繡類、陶瓷類、扎作類、民藝游樂類等50余項傳統文化項目。
廣東省各級民間文藝家協會積極傳承優秀民間文化,持續開展傳統文化的授課體驗活動,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民間文化的保護傳承,使優秀傳統文化在基層和群眾中落地生根,共同推進包括嶺南文化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其中,廣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自2008年開展民間文化傳承基地建設工作,現有授牌傳承基地包括小學、中學、技工學校和幼兒園等三十余所。項目包括民俗類的乞巧、龍舟、麒麟、醒獅、舞龍、粵曲、咸水歌、客家山歌、廣東音樂、祠堂文化等,工藝類的剪紙、漆畫、魚燈、通草畫、廣繡、廣彩、年畫、灰塑等共計26個品類。 (記者 索有為)
責編:張嘉誠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