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聚焦習近平“一帶一路”演講 外媒劃了哪些重點?

            2019-04-27 21:15:57     來源:海外網

            1556369134429498.jpg

            4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題為《齊心開創共建“一帶一路”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 新華社記者鞠鵬攝

            海外網4月27日電 “共建‘一帶一路’,關鍵是互聯互通。我們應該構建全球互聯互通伙伴關系,實現共同發展繁榮。”26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綠色可持續”“高質量”“反對保護主義”等都成為全球媒體報道的關鍵詞。

            “綠色可持續”“高質量”備受關注

            “中國國家主席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了演講。”美國著名財經媒體彭博社在首頁頭條位置報道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開設文字直播。

            1556369155519293.jpg

            新加坡《海峽時報》首頁焦點圖位置關注了習近平的演講。文章標題突出了“綠色”和“可持續”,內文則對習近平演講中的金句進行摘錄,比如“我們要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不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建設高質量、可持續、抗風險、價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礎設施,有利于各國充分發揮資源稟賦”等。

            半島電視臺網站也報道了習近平的演講,文章指出,習近平在演講中強調,“一帶一路”倡議將聚焦透明度,“一帶一路”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和貿易項目將為所有國家帶來發展。

            “面向未來,我們要聚焦重點、深耕細作,共同繪制精謹細膩的‘工筆畫’,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西門子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赫爾曼高度評價并認同習近平在發言中強調的這一理念。他認為,高質量發展將是推動這一劃時代基礎設施計劃不斷發展的正確模式,意味著為所有參與者構建開放和包容的環境,意味著在數字化時代打造務實合作和樣板項目,意味著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社會和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1556369168897098.png

            《巴基斯坦觀察家報》則注意到,習近平提到中國將繼續實施共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文章指出,當今世界,數字連接已經成為一種必需品,對于加強全球關系和開拓經濟前景至關重要。習近平的發言是對未來的展望,為“一帶一路”相關區域指明了今后幾十年前進的方向。

            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

            1556369246346580.jpg

            新加坡《聯合早報》在網站首頁焦點區域同時發布3篇文章報道習近平講話關注演講中提及的“要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1556369266900951.png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中文網對論壇開幕式進行了文字直播,并提到習近平呼吁“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倡導多邊主義,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日本共同社網站首頁第一屏所有報道都與“一帶一路”相關。其中一篇提到,習近平的演講強調“一帶一路”為國際貿易和投資搭建了新平臺,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拓展了新實踐。

            《澳大利亞人》網站認為,習近平在演講中概述了將“一帶一路”倡議擴大到簽署國之間更廣泛的經濟和社會合作的計劃,提升了這一理念,與特朗普政府的“美國第一”立場形成鮮明對比。“我們應該構建全球互聯互通伙伴關系,”文章援引習近平的講話稱,“我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守望相助,即使相隔萬水千山,也一定能夠走出一條互利共贏的康莊大道。”(海外網 張霓、姚凱紅、劉強、張琪)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刁世峰、王棟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