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呼和浩特市清水河沙棘植樹節活動在清水河縣宏河鎮靳家梁村舉行。來自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北京林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等相關院校科研研究所的專家學者,以及內蒙古、河北、山西、青海、甘肅、新疆、四川等省市自治區的20余家沙棘企業,全國1000多名沙棘志愿者和40多家媒體記者參加了相關活動。
上午,大家驅車來到清水河縣荒山上,在宇航人公司的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下,揮鍬挖坑,栽樹、填土、澆水,一株株沙棘樹苗扮綠荒山,顯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標志著螞蟻森林清水河縣沙棘生態扶貧示范基地正式啟動。
在植樹現場,大家共同簽名,發布“治沙生態系千秋,扶貧健康護萬家”倡議。
據了解,清水河縣萬畝沙棘基地是由螞蟻森林、清水河縣人民政府、宇航人公司三方共同建設的沙棘生態經濟林基地,2019年首期在清水河建設2.2萬畝,種植優選中國沙棘246萬穴,600萬株,畝產量150-300公斤,預計每公斤價格8元。項目建成后,預計可以收購沙棘枝果4000多噸,增加農民收入1700余萬元,同時可在沙棘林間種植中藥材、矮稈農作物以解決沙棘未掛果前的農民收入問題,此外還將治理約2萬畝干旱貧瘠的土地,防風固沙約88萬噸,改良土壤固氮24萬公斤,吸收二氧化碳 120萬公斤。清水河縣與宇航人公司將在沙棘生態經濟林開發方面創造出一種新的模式。通過政府,企業與農民聯手發展沙棘生態林建設,有效地解決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推動荒漠化治理與農牧民脫貧致富。
當日下午, 大家參觀了園子灣萬畝扶貧林果基地、一間房萬畝歐李種植基地和宇航人公司。
據了解,宇航人公司自創立之初,就以高新技術為先導,對沙棘進行開綜合發利用,同時形成了荒漠化治理以及產業扶貧的特色產業模式。宇航人沙棘全產業鏈市場運營模式從育苗種植、科研開發、生產加工到銷售服務,堅持每一個環節的生產質量全控制。并以其巨大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多年來得到內蒙古自治區和呼和浩特市政府的高度關注和認可。宇航人通過沙棘全產業鏈開發推動荒漠化治理之路已經走過二十余年。從1999年開始至今宇航人公司已在渾河流域種植了2萬畝沙棘,改造稀疏林2萬畝。2016年中國綠化基金會與宇航人公司共同設立中國綠化基金會沙棘治沙扶貧專項基金,用于荒漠化治理。未來宇航人將加大沙棘種植面積,預計在內蒙古周邊地區打造15萬畝沙棘良種、原料基地,進一步推動生態建設,促進荒漠化的治理。
沙棘別名醋柳、酸刺,是我國北方地區分布很廣的防沙治沙樹種之一,根系發達、適應能力強,抗嚴寒、風沙、耐干旱和高溫。沙棘有根瘤菌固氮性好,灌叢茂密、生物量大,能有效的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促進其他生物的生長,達到快速改善惡劣生態環境的目的。每1畝沙棘林可防止水土流失660立方米,每公頃沙棘林可固沙44立方米,固氮105--225公斤,可減少土地侵蝕740立方米,這無疑是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涵養水源、改良土壤、治理沙漠化不可取代的造林樹種。
此次活動由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綠化基金會、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特別支持,清水河縣人民政府、內蒙古宇航人高技術產業有限責任公司承辦。(歐陽瑾珠)
責編:季冉冉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