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簽了!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重啟意義重大

            2019-04-27 08:19:26     來源:海外網

            微信圖片_20190427080354.jpg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共同見證雙邊合作文件簽署。(圖源:中國政府網)

            4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來華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會見后,兩國總理共同見證了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沿線開發、恢復“馬來西亞城”項目等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

            這份厚實的合作“大禮包”來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回顧以往,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馬來西亞城”項目曾一度被擱置,甚至傳出“項目被取消”的聲音。不過,兩國政府部門和企業一直就有關項目保持密切溝通,堅持友好協商,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則,把“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落到實處。

            赴華前,馬哈蒂爾宣布恢復2017年5月突然叫停的“馬來西亞城”項目,中馬雙方企業此前也在中馬兩國政府部門代表見證下,簽署了東海岸鐵路項目有關補充協議,為恢復東海岸鐵路項目鋪平了道路。雖然經歷了一些波折,但中馬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務實合作項目最終重啟,折射出“一帶一路”的巨大國際影響力和合作吸引力。

            中馬共建“一帶一路”,為馬來西亞帶來重要機遇。東海岸鐵路建成后,將成為馬東西海岸之間的交通干線,有力促進鐵路沿線商業、物流、內外貿易和國際旅游業等發展。“馬來西亞城”項目能夠吸引全球有影響力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機構進駐,將有利助推馬來西亞經濟社會發展。事實上,馬哈蒂爾深諳此理。他曾表示,共建“一帶一路”是偉大的倡議,潛力巨大,它不僅可以解決制約各國發展的基礎設施和交通運輸瓶頸問題,還能解決國家之間的發展不平衡,促進文明對話交流,有助于從根本上鏟除人類面臨的戰亂、極端主義、恐怖主義等問題的根源。

            中馬共建“一帶一路”,為兩國關系發展注入新動力。2018年8月,馬哈蒂爾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對華關系對馬來西亞十分重要,他在上一個總理任期內(1981年—2003年)就一直致力于推動與中國的緊密關系,中國發展讓馬來西亞受益良多,歡迎來自中國的投資。馬來西亞中資項目受阻曾招致一些有關“中馬關系惡化”的消極言論,馬哈蒂爾就此及時公開澄清,反復強調中馬關系的重要性,并表示愿與與中國開展協商。事實證明,馬哈蒂爾政府的選擇是明智的。中馬互為重要合作伙伴,兩國關系的大方向不會輕易改變,中馬關系顛覆性出軌是雙方都不愿意看到的,而共建“一帶一路”將為中馬關系開創美好未來。

            中馬共建“一帶一路”,為深化區域合作添磚加瓦。近6年來,東盟國家與中國在“一帶一路”合作方面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中國政府已經與東盟所有十個成員國政府簽訂了“一帶一路”相關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多國的發展戰略或規劃開展積極對接。以東海岸鐵路項目為例,規劃之初,馬來西亞就考慮將該項目和中泰鐵路連接,構建中國西南地區到馬來西亞的陸路運輸通道,“這能大大提升馬來西亞的國際貿易地位,因為這條鐵路可作為泛亞鐵路樞紐”。2018年,在該項目被擱置期間,馬哈蒂爾曾重提1995年的“泛亞鐵路”計劃,但當時分析人士認為,東海岸鐵路項目懸而未決將影響中國投入此計劃的意愿。而如今東海岸鐵路項目得以恢復,它建成后,在馬來西亞乃整個東南亞都會產生重要影響。

            鐵路網的不斷完善拓寬著區域合作之路。以共建“一帶一路”為機遇,中方與包括馬方在內的東盟國家持續深化區域合作,特別是加快推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ECP)談判,將推動中國-東盟關系取得更大進展。(海外網-中國南海新聞網 姚凌)

            更多南海問題專業資訊與權威解讀,盡在海外網—中國南海新聞網(www.nanhainet.cn)。


            責編:孟慶川、毛莉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