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分享自己國家的文明
海外網4月26日電 4月25日下午,由山東大學國際學生學者中心主辦,山東大學國際學生“一帶一路”研究會承辦的山東大學國際學生“一帶一路”國際文化論壇在中心校區明德樓舉行。來自近20個國家的40多名國際學生組成21個發言小組參加了論壇。論壇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跨文化交流的魅力”為主題,論壇充滿多種文明交響的“和弦”聲。
山東大學國際部部長孫鳳收在論壇開幕式上致辭。研究會首屆主席代麗婭博士、研究會名譽主席、政治經濟學博士Khatri Lal Bahadur在論壇中作主旨演講。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南大學、福州大學、河南大學等兄弟高校的國際學生代表參加論壇發言,各研究小組就“跨文化交流的影響”、傳媒與“一帶一路”視閾下的跨文化交流以及發言人本國與中國的雙邊文化交往等議題展開討論,深入研討了文化交流與民心相通在倡導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原來你們國家的文明是這樣的,我現在懂了”
跨文化交流是全球一體化的時代特征,通過深入交流,人們可以真切感受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的差異,不同社會結構導致的角色關系、行為規范的差異,不同民族習俗所積淀的文化符號、代碼系統的差異,不同交際情景制約的語言規則、交際方式的差異。
“這樣的交流,真得很棒,用我的眼神告訴你”
在跨文化交流中,如果缺乏共感,就不能正確理解和評價他人的價值觀,缺乏共同的背景。因此,各國間文化差異的存在,使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詮釋從另一種文化中傳來的信息時總是按自己的文化背景加以理解,從而導致對對方信息理解不準確,進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通過,深入的跨文化交流,將極大程度上避免很多文化間不必要的“生硬”。隨著全球一體化時代的到來,各國間,尤其是各國高校學生間的文化交流始終在路上。(文/圖潘瑞津)
責編:張陽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