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清遠4月26日電 (蔡敏婕 洪澤水)位于清遠的北江特大橋主橋連續梁合龍,此為中國內地高速公路最大跨度非對稱連續梁。廣東惠清高速公路有限公司26日稱,惠(州)清(遠)高速計劃2020年建成。通車后,惠州到清遠的車程從原來的約3小時縮短至1.5小時。
惠清高速位于廣東省中部地區,全長125.28公里,橋隧比為48.8%,概算總投資約207億元,全線采用雙向六車道建設標準,路基寬33.50米,設計時速每小時100公里,2017年3月全面開工,計劃2020年建成通車。
混凝土于25日23時58分澆筑完成,北江特大橋右幅跨中合龍。該橋成功合龍為惠清項目路面施工提供了跨江運輸通道,減少了路面運輸車輛對地方道路交通的干擾。
廣東惠清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連續梁在跨越北江后,還要繼續跨越北江東岸河堤,而河堤不得設置橋墩,必須一跨而過,最后決定連續梁采取主跨150米,兩個邊跨80米,而河堤上方設計成一個64米的次邊跨,最后就設計成了非對稱連續梁結構形式。
廣東惠清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大偉介紹稱,該聯連續梁次邊跨64米跨徑及結構形式中國內地鮮有,跨中撓度難以把控,施工質量控制要求很高。
因梁段自重、混凝土收縮等因素的影響,高速公路線型、精度控制施工難度大,中鐵大橋局集團聯合內地知名大學和科研院所,展開施工技術攻關,對連續梁線形與應力進行監控,使施工中結構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保證橋梁線形與受力狀態符合規范設計要求。
呂大偉介紹,在施工前,采用橋梁計算軟件進行結構分析,并利用橋梁計算軟件對結果進行校對,對該橋在每一施工階段的應力狀態和線形有預先的了解;施工期間,對連續梁施工中預拱度設置、監控量測、混凝土配合比等進行監控,控制在施工中對每一節段的多次測量,并反饋數據。
惠清高速建成通車后,惠州到清遠的車程從原來的約3小時縮短至1.5小時,縮短惠州、廣州、清遠之間時空距離,對完善廣東省高速公路網布局,促進廣東省東、西部區域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具有一定意義。(完)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