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人民日報:一帶一路是中國送給世界的一份大禮

            2019-04-26 07:12:41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本報記者 楊 迅

              “一帶一路是中國送給世界的一份大禮”

              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楊 迅

              4月25日上午,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智庫交流”分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圍繞“共享:‘一帶一路’與全球經濟包容普惠共享發展”這一主題,參加“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首屆理事會議的理事單位代表開展分議題討論。

              “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理事長單位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王一彪擔任主持人。他在開場致辭中表示,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原則。通過共商,我們在“一帶一路”平臺摸索出更有效的互利合作方式;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影響著國際規則體系向著更加公平、透明、開放的方向改善;實現共享,讓成果更充分地造福于參與國家和人民,從而促進全球經濟包容普惠發展。

              經濟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張小影認為,面對當前的風險和挑戰,“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佳實踐平臺。作為全球治理的公共平臺,“一帶一路”合作開展近6年來成效巨大,給沿線國家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一帶一路’合作可以為非洲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南非獨立傳媒集團執行主席伊克博·瑟維感嘆道:“‘一帶一路’是中國送給世界的一份大禮。”共同的繁榮需要有共同的愿景,怎樣讓非洲人民更好地從“一帶一路”倡議中受益?瑟維指出三點:一是提高媒體的專業性,多講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眾獲得切實利益的故事;二是要建立情感的聯系,讓沿線國家民眾更加心靈相通;三是要有共同的愿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局長杜占元表示,文化產業要做大做強,必須貼近“一帶一路”國家受眾的需求。圍繞這些需求主動參與國際傳媒市場合作,提供多語種、多載體、多渠道的信息和文化產品,開展精準化、個性化的國際傳播,增進國家間的理解、信任和共識。

              在法國《普羅旺斯報》副總編輯法比安·弗里德曼看來,“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了多邊合作,為中國和歐洲創造了更多合作的機會,有利于促進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各國媒體可以在共建“一帶一路”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向各國民眾宣介“一帶一路”合作的切實作用。

              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丹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符合全球化包容、共享的理念。未來,絲路基金將繼續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更好促進全球經濟包容普惠高質量發展。

              英國每日郵報通用信托集團歐洲貨幣機構投資者公司大中華區總裁汪弘彬表示,“一帶一路”合作打造了合作開放的絕佳平臺,讓更多發展中國家能通過這一平臺與更優質的資源對接,有利于全球的經濟增長。“一帶一路”倡議包含的共商理念很重要,也能夠讓發達國家更好地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

              一小時的討論時間雖然短暫,但產生的靈感讓大家覺得收獲滿滿。

            責任編輯:孫劍嵩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