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人民日報海外版談婚戀節目"撒糖虐狗":不應販賣焦慮

            2019-04-26 07:03:16     來源:海外網

            近些年,隨著大齡單身青年增多、恐婚一族比例增多等現象,網絡婚戀觀察節目層出不窮。但分析目前的主要節目類型不難發現,這類綜藝很容易走向兩個極端,要么強調撒糖,也就是網友們笑稱的“虐狗”;要么就是“販賣”焦慮,把婚戀問題進行極致化呈現,以求得社會層面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事實上,婚戀過程更應該是多元價值觀和婚戀觀的傳遞和碰撞,而不應僅僅局限于“催婚”和“道德綁架”。對婚戀觀察節目而言,需要傳遞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觀念,不斷調整自己,用更健康的狀態去迎接它。

            日前,騰訊視頻上線的網綜節目《女兒們的男朋友》,透過女孩父親的視角,用更多元的文化及婚戀觀念,為年輕人疏解疑惑和焦慮。該節目選取了來自北京、上海、香港等三地的四組明星家庭,四個女兒呈現出的戀愛狀態與她們的成長環境有很大關系。

            在節目中,觀眾觀察到明星張潮的女兒張曄子從小父母離異,兒時的心理陰影讓她對婚姻有一定恐懼;黃日華的女兒黃芷晴凡事“爸爸”不離口,理想型也是老爸的樣子;范志毅的女兒范斯晶從小被爺爺奶奶帶大,所以她對男朋友的要求很低,只要包容、照顧她就行;秦沛的女兒姜麗文來自離異家庭,在節目里更直言“等到40歲結婚也沒關系”。這一觀點得到了爸爸秦沛的支持:“千萬不要為了生孩子而結婚,找到能陪伴你,能夠支持你的人是最重要的”。

            企鵝影視天馬工作室總監、《女兒們的男朋友》監制李笑認為,這檔節目通過父女關系、具備天然戲劇沖突的翁婿關系、四對有代表性的戀愛關系,真實展現當代中國社會關系的縮影,搭建代際溝通的橋梁、促進家庭關系的和諧,達到節目的初衷,即“看到你幸福的樣子”。

            不撒糖,不“販賣”焦慮。婚戀網綜節目應當跳出“焦慮”制造模式,探討當下社會中年輕人與長輩之間對于婚戀情感的不同態度、認知差異和代際溝通問題,并最終尋求和解之道。節目傳遞出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及健康婚戀觀,有助于指引更多年輕人正確、理性地看待婚姻。(青 木)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4月26日 第 10 版)


            責編:朱簫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