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蘇士澍、王林旭書畫展”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

            2019-04-25 21:07:10     來源:海外網

            海外網4月24日電 作為聯合國2019年中文日慶祝活動的一部分,由聯合國中國書會、中國文聯國際聯絡部、中國書法家協會等組織在聯合國總部聯合舉辦的“蘇士澍、王林旭書畫展”24日晚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吳海濤、聯合國大會和會議管理部規劃與協調司司長馬雪松、中國駐紐約總領館文化參贊李立言等多國外交官和當地華人華僑出席了開幕式。

            2.jpg

            圖為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右三)在開幕式上致辭,中國國家民族畫院院長王林旭(左三)及與會嘉賓為開幕式剪裁。郁盛懷/攝

            此次展覽展出兩位書畫大師的數十幅代表作。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致辭中表示,中華民族創造了絢麗的漢字,博大精深,在記錄著中華民族璀燦文明的同時,也造就了漢字本身的獨特魅力。中國書法藝術也成為了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可以說,中華漢字的創造、發展、演變的過程,也是中國書法藝術產生、成熟、完善的過程。漢字,從商周時期初步形成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大篆,到秦始皇統一文字時的小篆,再到漢朝形成的隸書、唐代形成的楷書,應該說字形結構,已經定型并延用至今;而書法藝術的基本門類(包括漢晉以來形成的草書、行書)篆隸草行楷諸體,也基本定型。中國歷史上涌現的書法家,也是圍繞著這些字體而發揮著各自的藝術風 格。這些書體,字形不變,風格各異,至今歷久不衰。”

            3.jpg

            蘇玉澍此次帶來的書法作品包括抄錄論語選句的《人能弘道》、《學而不厭》,南北朝文人劉勰名句《積學儲寶》,唐代詩人王維的詩作《明月松間照》,唐代詩人李白的詩句《長風破浪》,宋代文人王禹偁名句《琴調和暢》;還有為此次展覽創作的詩詞作品《中國書法贊》、《金文贊》、《小篆贊》、《隸書贊》、《楷書贊》、《行書贊》、《草書贊》、《聯合國旗贊》等。

            中國民族文化宮文化總監暨國家民族畫院院長王林旭在當晚開幕式上致辭感謝各界人士對此次展覽的支持,他表示,“舉辦這次展覽,就是希望在聯合國這個文化最多元和最包容的平臺上,共同用書畫蘊含的東方‘合和’思想與理念,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書畫所承載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以及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向往,彰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寬闊視野與宏大格局。”

            王林旭教授與聯合國多個項目合作25年之久,他以藝術創作來宣傳聯合國憲章精神、弘揚和平發展的理念,深受加利、安南、潘基文和古特雷斯四任秘書長的信任與支持。他所創作的《互動的世界》和《共同的家園》兩件超像藝術作品如今被永久展陳在聯合國中國廳,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稱贊,“王林旭教授用藝術的力量提醒人們遵循和平《憲章》精神,不斷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愛護地球共同的家園。同時為聯合國大樓增添了美感。”

            王林旭邀請現場嘉賓去觀賞展陳在中國廳的他的兩幅畫作,“它們是我十年磨一劍的心血之作,是我在五大洲踏山川、走平原、涉綠洲,過雪山草地、入不毛和不牧之地,采集卡斯特地貌標本等苦行僧般探索后的結晶。”

            他也稱贊此次同他一起參加展覽的多年好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長蘇士澍“書法筆精墨妙、神氣暢然,是我學習的楷模。”

            蘇士澍為中國全國政協第十至十二屆常委及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他1949年生于北京,自幼酷愛書法篆刻,少年時拜劉博琴為師,中青年后從師書法大使啟功,多年來從事中國古代書法碑帖的編輯出版工作,同時從事書法、篆刻的創作,造詣深厚。

            王林旭教授現任全國政協常委,同時也擔任中國民族文化宮文化總監暨國家民族畫院院長,多年來以獨創的超像藝術聞名。

            責編:劉素素、袁如霞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